寄生在高树,树枯枝不繁。
托身共生死,所惜非同根。
昔我三小弟,俊迈难具论。
国难一时尽,反令愚者存。
岂无友朋好,终念骨肉恩。
不见蒲苇中,鸿雁相飞翻。
双雁飞上天,孤雁无与言。
诗句释义
1 寄生在高树:比喻某人或物依赖他人或环境生存。
- 树枯枝不繁:即使树已经枯萎,其枝条也不会再繁茂。
- 托身共生死:表示共同承担责任,不论好坏,生死与共。
- 所惜非同根:珍惜的是与自己不同的生命,强调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
- 昔我三小弟:指的是过去的三个兄弟。
- 俊迈难具论:形容人英俊出众,难以用语言描述。
- 国难一时尽:国家面临危难,暂时得到了缓解或解决。
- 反令愚者存:虽然国家暂时稳定了,但让愚笨的人得以保存。
- 岂无友朋好:难道没有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 终念骨肉恩:始终怀念家人的恩情。
- 不见蒲苇中,鸿雁相飞翻:在蒲苇丛中发现大雁,互相追逐飞行。
- 双雁飞上天:大雁成对飞翔,象征着团结或和谐。
- 孤雁无与言:一只孤独的大雁无法发出声音。
译文
- 依附在高高的树上,尽管树枝枯槁,不再繁茂。
- 依附于他人或环境生存,与死亡紧紧相连,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 回想过去三个才华横溢的兄弟,他们的才华和魅力让人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 国家的危难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但这是否意味着愚蠢的人们在此时得以存活?
- 难道没有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吗?
- 最终,我们怀念着与家人的深厚感情。
- 在这看似平静的时刻,却让我看到了蒲苇中的大雁,它们在空中相互追逐、翻飞。
- 那对飞翔的大雁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达到更高的地方。
- 然而,那只独自飞翔的大雁让我感到一种孤独,它无法发出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引出对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友情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含哲理、充满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