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者蓑下见足,小民命此以为屋。朝餐薇芜暮黄独,旧陇有苗不得熟。
父兄母子各一方,空山白骨无人哭。呜呼五歌兮歌思悲,我生犹及承平时。

注释

青青者:指青翠的竹。蓑,用竹条编成的雨具,用来挡雨。 下见足:看见脚迹。足,足迹。这句说看见有人从竹杖下面走过。

小民命此以为屋:老百姓用这些竹子来造房舍。命,使,命令。这句说老百姓用这些竹子来建造房屋。

朝餐薇芜暮黄独:早上吃野菜(薇芜)晚上吃黄菊(黄独)。这句说早晚吃饭都是野菜。

旧陇有苗不得熟:在旧时田地里的禾苗不能收割。陇,田埂。这句说旧地的庄稼不能收割。

父兄母子各一方:父母兄弟和儿女各自在一方。这句说父母兄弟和孩子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空山白骨无人哭:山中没有哭声。这句说山中只有白骨而没有哭声。

呜呼五歌兮歌思悲:啊,五首诗啊!它们都在表达思乡之苦。这句说啊,五首诗啊!它们都在表达思乡之苦。

我生犹及承平时:我还活着,还赶上太平时代。这句说我还活在世上,还赶上太平时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名《清明日有感》。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通过写清明节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句“青青者蓑下见足”,描绘了一幅勤劳的农民形象,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生活必需品,却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幸福。这一句通过对比,突显了农民的辛苦和无奈。

第二句“小民命此以为屋”中的“命”,可以理解为“使用”、“利用”,也可以理解为“命令”、“要求”。这里指的是农民们只能依靠这些竹子来建造房屋,无法改善生活条件。这句话反映了农民们的生活困境和无奈。

第三句“朝餐薇芜暮黄独”中的“薇芜”、“黄独”都是农作物,分别指的是野菜(薇芜)和黄菊花(黄独),象征着贫瘠和凋零。这句话揭示了农民们的饮食问题,他们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挣扎求生。

第四句“旧垄有苗不得熟”中的“垄”、“苗”、“熟”都是农业术语。这里的“苗”指的是庄稼,而“旧垄”则指的是过去的田地。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们无法在土地上获得应有的收获和收益,因为他们的土地已经被战争破坏。

第五句“父兄母子各一方”中的“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地方”、“区域”,也可以理解为“方位”、“位置”。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家庭分离的画面,父母、兄弟和孩子们都被迫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去谋生。这句话反映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灾难,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承受着分离的痛苦。

第六句“空山白骨无人哭”中的“白骨”指的是战死者的尸体,而“空山”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句话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山中只有战死的人们留下的白骨,却没有哭声。这句话表达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让人们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现实。

最后两句“呜呼五歌兮歌思悲,我生犹及承平时”中的“五歌”可以理解为诗歌的总称,也可以理解为五个国家或地区。这里的“五歌”指的是唐朝的国号,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感叹自己还能够活下来并享受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情景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的农民形象,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求生的真实情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时期的美好时光,不要让悲剧再次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