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手书默化堂,不知堂后山泽藏。
使君冷眼忽觑得,架楼收尽天苍苍。
楼基正与城头敌,窗外远见风帆扬。
我来舣舟此城下,楼花飞落船头香。
宾朋共识庾亮兴,小民窃比燕公棠。
前轩后户卷帘幕,良宵胜日传杯觞。
云峰四起若邻并,蒸炎三伏来清凉。
北窗企脚望不极,千叠万叠皆山光。
象头白水古佛迹,朱明七洞仙人乡。
虹蜺隐见占雨至,烟岚出入因风狂。
聚如稠人互窥瞷,纷如舞袖相低卬。
天池鹏翼击巨浪,斗间剑气明干将。
云阴穿漏或显晦,松声断续流清商。
不知汉晋是何代,陶铸尧舜其秕糠。
常拟腰镰刈葵藿,每思寄梦炊黄粱。
登临万象极富有,忘却四壁和雕墙。
使君家在燕冀北,思亲恋阙皆同方。
霞生想像斑斓彩,屏列如对黼扆张。
归心欲蹑双飞燕,省稼时乘五色羊。
这首诗是苏轼为紫诠王使君题写的一幅《江山无尽图》,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诗句释义:
- 东坡手书默化堂,不知堂后山泽藏。
- 东坡(苏轼)的手书写就了“默化堂”,但不知道堂后的山水景色是否隐藏在深处。
- 使君冷眼忽觑得,架楼收尽天苍苍。
- 王使君(紫诠王)忽然用锐利的眼光瞥见(窥视),楼阁之高,竟能揽尽天边的苍茫。
- 楼基正与城头敌,窗外远见风帆扬。
- 楼台的基底恰好与城墙对峙,从窗外可以远远看到风帆飘扬。
- 我来舣舟此城下,楼花飞落船头香。
- 我来到这座城下准备停舟,楼中的花朵飘落,落在船头散发香气。
- 宾朋共识庾亮兴,小民窃比燕公棠。
- 宾客们都感到高兴,仿佛庾亮一样;小百姓私下里把王使君比作燕国的公孙棠(燕公)。
- 前轩后户卷帘幕,良宵胜日传杯觞。
- 前面的轩窗后面的门帘都卷了起来,美好的夜晚胜过了阳光明媚的日子,大家传酒传杯。
- 云峰四起若邻并,蒸炎三伏来清凉。
- 天空中云峰四起,仿佛相邻一般,炎热的夏天来临,带来凉爽。
- 北窗企脚望不极,千叠万叠皆山光。
- 站在北窗边踮着脚望着,看不到尽头,只见千层万叠的山光。
- 象头白水古佛迹,朱明七洞仙人乡。
- 大象鼻子流淌的是白水河里的古佛遗迹,朱明时期有七个山洞,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虹蜺隐见占雨至,烟岚出入因风狂。
- 彩虹隐现在出现预示着雨的到来;烟雾缭绕出入是因为风吹得太猛烈。
- 聚如稠人互窥瞷,纷如舞袖相低卬。
- 人群聚集在一起,像密集的人群互相窥探;人们的袖子纷乱地飞舞,好像在空中相互低垂和扬起。
- 天池鹏翼击巨浪,斗间剑气明干将。
- 就像天池中的大鹏挥动翅膀击打巨浪一样,斗间的剑气明亮如同干将宝剑。
- 云阴穿漏或显晦,松声断续流清商。
- 云层遮蔽穿透了缝隙,有时显得明亮有时又变得昏暗,松林的声音断断续续如同流动的清商曲调。
- 不知汉晋是何代,陶铸尧舜其秕糠。
- 我不知道是汉朝还是晋朝的时代,但是陶渊明、孔子、舜帝等人都是他们的粗劣之作。
- 常拟腰镰刈葵藿,每思寄梦炊黄粱。
- 我经常想像自己手持镰刀割葵菜,每当想起自己只能在梦中梦见黄粱饭的场景。
- 登临万象极富有,忘却四壁和雕墙。
- 登上山顶俯瞰万物,觉得非常富有,忘记了四面墙壁以及雕刻的墙壁。
- 使君家在燕冀北,思亲恋阙皆同方。
- 使君的家住在燕州和河北北部,思念家乡的心情与对朝廷的眷恋是一样的。
- 霞生想像斑斓彩,屏列如对黼扆张。
- 美丽的晚霞如同绚丽多彩的画面,屏风上排列整齐犹如面对着皇帝所坐的龙椅。
- 归心欲蹑双飞燕,省稼时乘五色羊。
- 归心似箭,渴望像双飞燕子那样回到故乡;农忙的时候乘上五色的羊,去巡视农田。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不仅描述了山水之美,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动感。通过对比和夸张,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王使君的热情欢迎和对其才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