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天下才,在我梦中久。
洎乎相见日,所叹皆白首。
浮云变古今,落月思良友。
示以录别诗,尚忆河梁手。
丈夫系气运,出处原非偶。
渭滨与首阳,异道同不苟。
勿以带女萝,而云傲章绶。
勿以居廊庙,而顾惭林薮。
济物有同心,愿君践台斗。
【注】:
(1)“之子”句:何昭,字子明,唐玄宗时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梦系才子,是说梦寐中梦见一个天下奇才,久已盼望其来,今得一见,遂为所叹。
(2)“洎乎”二句:谓何昭与我相见之时,已是年老之人了。
(3)“浮云”三句:谓古今如浮云变幻,明月映照下思念朋友。良友,好友。录别诗,指李白赠别的诗。
(4)“丈夫”四句:言自己志向远大,不为小节所拘;与何昭不同道而能互相切磋。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
(5)“渭滨”二句:言自己不贪恋权位,也不愧对山林隐逸。
(6)“济物”句:言自己的志趣在于济世安民,故愿与何昭一起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台斗,喻指宰相。
【赏析】:
此篇是诗人在长安与友人何子明告别时所作。开头二句,诗人梦中见到天下奇才,久已盼望其来临,今日得以见面,不禁感慨万分。接着写两人相见时,已是白发苍颜的老人。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奇才的渴望,也流露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以下八句写诗人与何子明的交往。从“洎乎相见日”到“思良友”,都是回忆两人交往的情景。诗人认为,自己有志于济世安民,而不愿做官,所以与何子明志趣相同,可以互相切磋。又因为自己曾受宠幸,所以何子明不敢以带女萝自比,不敢因身居要位而骄傲自满。
抒发了自己志向远大、不为权位所动的情怀。诗人认为,渭水之滨与首阳山人虽然道路不同、志趣各异,但都能各自尽忠职守,各得其所。诗人劝慰友人勿以小节为念,不要像带女萝那样攀附显贵,不要像居于高位的人那样感到惭愧。诗人勉励友人要以济世为己任,努力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实现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