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起望山路,杂花亏蔽之。
日暮有来人,而非心所思。
子行亦不远,曰归何乃迟。
清溪日浣濯,犹恐衣裳缁。
西樵迟蔡艮若
朝起望山路,杂花亏蔽之。
日暮有来人,而非心所思。
子行亦不远,曰归何乃迟。
清溪日浣濯,犹恐衣裳缁。
注释:
- 西樵迟蔡艮若:指唐代诗人蔡希能的《西江夜行》,诗中有“朝发西樵,迟于蔡艮”。
- 朝起望山路:早上起来望着山路上。
- 杂花亏蔽之:各种花色的花遮挡住了视线。
- 日暮有来人:傍晚时有人到来。
- 非心所思:不是自己期望的那个人。
- 子行亦不远:你行走也不远。
- 曰归何乃迟:你说回来怎么这么晚?
- 清溪日浣濯:在清澈的小溪边洗衣服。
- 犹恐衣裳缁:还害怕衣服被染黑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首句“朝起望山路,杂花亏蔽之”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望着通往西樵的路,被各种花色的花遮挡住了视线的情景。次句“日暮有来人,而非心所思”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有人到来,但并不是自己期望的那种人,表达了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情绪。第三句“子行亦不远,曰归何乃迟”反映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思考,他担心自己还没有走远,就已经开始担心是否能够按时回家了。末句“清溪日浣濯,犹恐衣裳缁”则表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洗衣、担忧衣物沾染污物等生活琐事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未知旅途的恐惧与期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