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扶藤杖,溪边整葛巾。
春风莫相妒,不是折花人。
诗句原文:
林下扶藤杖,溪边整葛巾。
春风莫相妒,不是折花人。
注释:
- “林下”指的是树林下面。在古文中,“林”通常指树木密集的地方。“扶藤杖”意味着手持藤制的拐杖,可能是诗人行走时使用的工具。
- “溪边”指的是河边。这里的“溪”指的是小河或溪流,而“整葛巾”描述了诗人整理自己的头巾以准备休息或更衣。“葛巾”是一种用葛草编织的头巾,常用于古代文人雅士的装束。
- “春风莫相妒”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这里的“莫”字是否定词,用来表达诗人不希望其他花卉嫉妒的意思。“莫相妒”即“别嫉妒”,意在说明自己并非为了采花而来。
- “不是折花人”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目的。这句话强调了诗人虽然身在春日美景之中,却并非为了折花赏玩。这里的“折花人”指的是那些专门来欣赏花木的人,而诗人则是为了享受自然之美而非仅为了采集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程颢的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受到后世赞赏。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繁华,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春风莫相妒”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观。此外,诗歌中“春风莫相妒”的使用,巧妙地运用了反语手法,使得诗句富有哲理意味和深长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