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草青青照昔年,图书千载发幽传。
几回独上萍江望,风定光生月满川。
庐溪谒周濂溪祠
庭草青青照昔年,图书千载发幽传。
几回独上萍江望,风定光生月满川。
注释:
庐溪:庐溪水,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濂溪:指周敦颐,因曾居于庐山莲花峰下濂溪谷而得名。
图书:这里指的是周敦颐的学问和著作。
幽传:深藏不露的传承,意指周敦颐的学问和思想。
萍江:鄱阳湖上的一条河流,这里指鄱阳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江西庐山濂溪祠的一次游览感怀之作。全诗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风光和濂溪祠的古雅,表达了对周敦颐深厚文化积淀的敬仰之情。
首句“庭草青青照昔年”,描绘了庐山上青翠的草坪,与昔日的景象相映成趣。这里的“庭草”既指庐山上的草地,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宁静、闲适。而“青青”则形容草坪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与“照昔年”相呼应,既点明了时间已久,又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
“图书千载发幽传”,则是对周敦颐学问的赞美。这里的“图书”既指周敦颐的著作,也隐含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而“千载”则强调了周敦颐学问的深远影响,跨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同时,“发幽传”意味着周敦颐的思想和学问能够流传千古,为后世所珍视。
第三句“几回独上萍江望”,描绘了作者独自登上萍江之畔,眺望远方的情景。这里的“几回”既表达了作者多次登临此地,又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而“萍江”既是实指,也是寓意,象征着人生的波折和坎坷。
最后一句“风定光生月满川”,描绘了夜晚月光洒满江面,清风徐来,一切显得如此宁静美好的场景。这里的“风定光生”既形容了夜晚景色的静谧,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月满川”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自然风光和濂溪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