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雾蒙烟散晓行,萧萧疋马引双旌。
老僧扫榻日当午,笑破机关三两声。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这需要我们了解诗歌的大意。“披雾蒙烟散晓行”意思是:天还没亮就出发,被雾气笼罩着,在蒙蒙的大雾中行进,太阳刚刚升起来。“萧萧疋马引双旌”意思是:马匹嘶叫着,扬起了尘土;旗子在风中飘扬。“老僧扫榻日当午,笑破机关三两声”,意思是:寺庙里的僧人正在整理自己的床铺,中午的阳光照射在寺院的台阶上,僧人笑着打破了寺门上的锁。“萧萧疋马引双旌”的意思是:在清晨的微光中,马蹄声、尘土飞扬声、旗杆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声响。
译文:
天还没有亮就出发,被雾气笼罩着,在蒙蒙的大雾中行进,太阳刚刚升起来。
马匹嘶叫着,扬起了尘土;旗子在风中飘扬。
寺庙里的僧人正在整理自己的床铺,中午的阳光照射在寺院的台阶上,僧人笑着打破了寺门上的锁。
早晨的阳光照在院内的大石上,鸟儿在树上欢叫。
诗人来到江边,看到渔夫驾着船儿捕鱼,船上的鱼鳞闪着银光。
渔夫驾着船儿驶向江流深处,水波不兴。
注释:
①披雾蒙烟:笼罩在云雾之中。②漫纪:即“漫记”,随意记下所见所感。③疋(pū)马:指马。④萧萧:形容声音清越响亮。⑤扫榻(tà):打扫床铺。⑥机关:指锁和插销之类的锁具。⑦当午:正午,中午。⑧晖(huī):日光。⑨吟:咏唱。⑩江皋:即“江皋”,指江边。⑪渔父:泛指渔民。⑫鳞浪:指水面的粼粼银光。⑬澹澹(dàn):水波平静的样子。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旅途中的一些见闻,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首联写诗人早起出发,雾霭迷离中行进的情景;颔联写诗人听到僧人开门时发出的声响;颈联写江边的美景;尾联写诗人来到江边,见到捕鱼归来的渔夫,看到渔船上鱼鳞闪闪发光的景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