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君庭下竹,邀我中林人。
入牖摇疏翠,临阶扫俗尘。
秋声风际劲,寒色雨中新。
万个沧江上,茅斋滋绿筠。

诗句解释

  1. 种君庭下竹,邀我中林人。 - 描述邀请作者来到庭院种植竹子的情景。
  2. 入牖摇疏翠,临阶扫俗尘。 - 形容竹林在窗户前摇曳着翠绿的枝叶,仿佛能清理掉世俗的尘埃。
  3. 秋声风际劲,寒色雨中新。 - 描绘秋风带来强劲的声音,以及冬雨带来的清新感觉。
  4. 万个沧江上,茅斋滋绿筠。 - 表达竹林覆盖了整个沧江之上的景象,而茅屋则因竹子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译文:
庭院里新栽的竹子欢迎着我这样的中林之人。
竹子摇曳着绿色的枝叶仿佛在窗户旁摇曳,清扫掉了世俗的尘埃。
秋风中竹叶发出清脆的声音,雨中竹子散发出新鲜的气息。
竹子覆盖了整个沧江,而我的小茅舍也因为有了绿竹而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种君庭下竹,邀我中林人”不仅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也暗示了一种文人雅士间的交流与欣赏。第二句“入牖摇疏翠”,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窗户旁边摇曳生姿的情景,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临阶扫俗尘”,则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清洁功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植物的喜爱和赞赏。

诗中的“秋声风际劲,寒色雨中新”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和颜色赋予了生命力,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秋风的力度和冬雨的新意。最后两句“万个沧江上,茅斋滋绿筠”,以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竹林的壮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珍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绿意的世界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