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无一叶,寒日复多风。
硕果犹存否,危巢本易空。
诛求三户尽,杼轴万方同。
白石南山曲,悲歌夜未终。

【注释】

寒日:即“冷日”。

霜林无一叶,寒日复多风。

硕果尚存否,危巢本易空。

诛求三户尽,杼轴万方同。

白石南山曲,悲歌夜未终。

赏析:
此首诗以写景起头,接着写诗人的感慨,最后用“白石南山曲”结尾。全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霜打林梢,一片萧瑟,寒日高悬,风声呼啸。这两句描绘出一个清冷、凄迷的景象,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硕果犹存否”,这里的“硕果”指的是硕大的果实,可能是诗人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然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硕大的果实是否还存在?这个问题让人不禁思考。
紧接着的“危巢本易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的感慨。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连鸟巢都难以保全,更不用说人的生存了。
“诛求三户尽,杼轴万方同。”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残酷现实。在这里,“诛求”指的是苛政,而“杼轴”则是指纺织用的梭子和弓弦,两者合起来就是织布的工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慨。在这样严酷的现实面前,即使是最微小的力量也难以幸免于难。
“白石南山曲,悲歌夜未终。”这两句以南山之石和悲歌作为结尾。南山之石,坚硬而孤独,象征着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悲歌夜未终,则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无尽哀叹和抗争到底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情的笔触,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