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棹傍幽栖,泉香草复萋。
稻畦蘋渚外,樵路竹林西。
沙鸟晴偏浴,汀花净不泥。
沿洄已可乐,况在故山溪。
注释:
泛𤀌川出三洲口,溯大江至石洲登岸和四兄七弟。
闲棹傍幽栖,泉香草复萋。稻畦蘋渚外,樵路竹林西。
沙鸟晴偏浴,汀花净不泥。沿洄已可乐,况在故山溪。
译文:
我乘船从𤀌川出发,经过三洲口,然后溯大江到石洲上岸和四哥、七弟相聚。
我悠闲地划着小船,靠近幽静的栖处,泉边的草木郁郁葱葱。
稻田里的水草丛生,小洲上的野草茂盛,树林里的道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沙洲上空飞翔的鸟儿在晴朗的天空中嬉戏,清澈的水流没有泥沙。
沿着曲折的水道向前行驶,已经感到乐趣无穷,更何况是在故乡的溪流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绘了诗人乘舟顺流而下,途中所见到的美丽风光和与四哥、七弟相聚的快乐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泛𤀌川出三洲口”,描绘了诗人乘船从𤀌川出发的场景。这里的“𤀌川”是指长江,“三洲口”则是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一处地名。这句诗通过描绘船只行进的方向和目的地,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次句“溯大江至石洲登岸和四兄七弟”,描述了诗人在石洲上岸并与四哥、七弟相聚的情景。这里的石洲可能是一座位于长江边的小岛或岩石,登上石洲后,诗人与四哥、七弟相聚,共度美好时光。这一情节充满了友情和亲情,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中,诗人分别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首先,“闲棹傍幽栖,泉香草复萋”,诗人在闲庭信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幽静的栖居之地。这里的“泉香草复萋”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和绿草如茵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稻畦蘋渚外,樵路竹林西”,诗人的视线转向了稻田和小洲。稻田里的水草丛生,小洲上的野草茂盛,树林里的道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这些自然景观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又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沙鸟晴偏浴,汀花净不泥”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环境。沙洲上空飞翔的鸟儿在晴朗的天空中嬉戏,清澈的水流没有泥沙。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意的色彩,还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沿洄已可乐,况在故山溪”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此次旅途的愉快之情。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水道之后,已经感到乐趣无穷。更何况是在故乡的溪流上,更能体会到家乡的味道和家人的陪伴。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家乡的眷恋。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游历山川河流时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家乡的回忆和亲人的思念,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感慨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