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日幽幽暮,松云靡靡阴。
寒蟹多傍水,夕鸟未归林。
岸势冲烟断,江流带雪深。
寄书南下雁,传语故山心。

逐句释义

  1. 竹日幽幽暮 :这里的“竹日”,可能是指竹子的影子,因为太阳即将落山,影子拉得很长。”幽幽”形容这种影子的朦胧与深远。
  2. 松云靡靡阴 :松树和云朵在暮色中显得朦胧而暗淡。”靡靡”是形容云彩流动的样子,给人一种轻柔、悠远的感觉。
  3. 寒蟹多傍水 :寒风中的螃蟹往往靠近水流,可能是因为水边有温暖或食物源。这里的“寒”字强调了天气的寒冷。
  4. 夕鸟未归林 :傍晚时分,许多鸟类已经飞回它们的巢中,但有些鸟儿还没有离开树林。这里的“未归”表达了对鸟类归宿的关心。
  5. 岸势冲烟断 :岸边的景象被晚风中的烟雾模糊了,仿佛被切断了。”岸势冲烟断”描绘了一种朦胧、不确定的视觉效果。
  6. 江流带雪深 :江水流动,似乎带着一层薄薄的雪。这里的“带雪深”让人联想到冬天的江水,给人以寒冷之感。
  7. 寄书南下雁 :作者通过寄书来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希望南飞的大雁能把思念带给远方的家人。这里的“寄书”是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
  8. 传语故山心 :通过书信传递自己的情感,让家人感受到他的心声。这里的“传语”意味着传递信息,而“故山心”则是指家乡的情感。

译文

夕阳西下,竹林投下长长的影子,松树和云朵在暮色中朦胧地交织在一起。寒风中的螃蟹喜欢靠近水流,傍晚的鸟儿还未回到它们的树林中。江水流动,仿佛裹挟着一层薄雪。我写信给南飞的雁群,希望能将我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黄昏景象,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种深深的乡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使用了一些常见的自然元素,如竹子、松树、河流等,通过这些元素,诗人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了视觉和感觉上的对比,如夕阳下的竹林影子、寒风中的螃蟹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中还隐含着一种期待与希望,通过对南飞大雁的描述,诗人传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消息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作者的深情和对故乡的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