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舅才名见国工,承家经术几人同。
能诗争羡匡文学,解易谁如戴侍中。
碣石雁行秋色里,桥门鹓序日华东。
西京旧典咨同异,讲席何须更筑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题中的“北雍”指的是唐朝的太学,即国子监。王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黄公绍博士赴任北方的祝贺之情,并对他在文学、易经等方面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来看第一句:“似舅才名见国工。”这里的“国工”指的是国家重臣或贤能之士。王维在这里称赞黄公绍如同其舅父一般,才华横溢,名声远播。
我们看第二句:“承家经术几人同。”这句意思是说,在家族中精通经典学问的人并不多。这里王维表达了他对家族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视和自豪感。
第三句:“能诗争羡匡文学”。这里的“匡文学”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甫,王维在这里用杜甫来比喻黄公绍的诗歌才华。他认为黄公绍能够写出如此美妙的诗歌,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第四句:“解易谁如戴侍中。”这里的“解易”是指古代的《周易》研究,而“戴侍中”指的是唐代的学者戴复古。王维在这里称赞黄公绍在易经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超,无人能及。
接下来的两句:“碣石雁行秋色里,桥门鹓序日华东。”这是在赞美黄公绍即将赴任的地点——北方的太学。其中,“碣石雁行”指的是北方的山景,“秋色”则是指秋天的色彩。而“桥门鹓序”则是指桥门之上排列着整齐有序的队伍。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色,象征着黄公绍将要在新的职位上大展宏图。
最后一句:“西京旧典咨同异,讲席何须更筑宫。”这里的“西京”指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王维在此表达了对黄公绍到任后能够发扬光大前代的文化传统表示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于他未来教学成果的赞赏。他认为黄公绍无需再像过去那样建立讲学场所,他的学问已经足够让学生们受益无穷。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公绍的才华与风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