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昔巡衡岳至,山川万古有韶名。
云霞尚想飞龙驭,箫管犹疑下凤城。
石上松阴迎辇合,檐前溪响应琴鸣。
延州岂必观皆遍,但鼓南薰佐圣明。
谢韶州偕诸僚邀游九成台
虞帝昔巡衡岳至,山川万古有韶名。
云霞尚想飞龙驭,箫管犹疑下凤城。
石上松阴迎辇合,檐前溪响应琴鸣。
延州岂必观皆遍,但鼓南薰佐圣明。
注释解析:
虞帝昔巡衡岳至:虞帝(舜帝)昔日巡视衡山之南,直至衡岳地区。衡山和衡岳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山脉,位于现在的湖南省南部,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活动都与这一地区有关。
山川万古有韶名:这一句表达了对衡山及其周边地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赞美,”韶”在此处指美好、优雅,暗示该地区自古便享有“美丽”或“优美”的声誉。
云霞尚想飞龙驭:这里的“云霞”指的是美丽的云彩和五彩斑斓的霞光;而“飞龙驭”则是指皇帝的车驾,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帝王出行时壮丽景象的向往之情。
箫管犹疑下凤城:凤城通常指代繁华的城市,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充满音乐和艺术氛围的地方。诗人用“犹疑”表达一种犹豫不决的情感,可能是由于箫管的声音让人联想到了其他更美好的场景。
石上松阴迎辇合:这句描述了石头上覆盖着松树的影子,仿佛是迎接皇帝的车驾一样。这种自然景观被赋予了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檐前溪响应琴鸣:屋檐下的溪水声似乎在响应着琴声,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这不仅仅是自然的声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平和与满足。
延州岂必观皆遍:这里的“延州”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称,也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语。“观皆遍”意味着不需要去其他地方,因为这里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美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自豪以及对外界的淡然。
但鼓南薰佐圣明:这里的“但”是副词,表示“只要”。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当南方的风吹来时,才能帮助君主明察事理。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虞帝及衡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之美的赞美。全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和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