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槛银潢接颍川,肯堂新沐帝恩偏。
奏诗早擅河间誉,好学今称卫武贤。
东壁赐书光列邸,西斋留客咏初筵。
游梁枚马虽能赋,何似奚斯颂鲁年。

孟津殿下新建书堂得请赐额勉学书院恭赋玉槛银潢接颍川,肯堂新沐帝恩偏。

奏诗早擅河间誉,好学今称卫武贤。

东壁赐书光列邸,西斋留客咏初筵。

游梁枚马虽能赋,何似奚斯颂鲁年。

注释:

孟津殿下新建书堂得请赐额勉学书院恭赋:孟津殿下新建的书堂得到了皇帝的恩准,赐予了“勉学”二字为匾额。

玉槛银潢接颍川,肯堂新沐帝恩偏:玉栏和银潢连接着颍川,肯堂新沐浴在皇帝的恩泽之中。

奏诗早擅河间誉,好学今称卫武贤:早先就以诗歌闻名于河间,现在又被称赞为卫武的贤才。

东壁赐书光列邸,西斋留客咏初筵:东边的墙壁上挂满了赐书,光彩照人;西边的斋室里,客人留下来吟咏初次宴会上的诗篇。

游梁枚马虽能赋,何似奚斯颂鲁年:虽然像游梁、枚马这样的文人才子能写文章,但如何比得上《诗经》作者奚斯赞美鲁国的年岁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贺新作诗,祝贺的是“孟津殿下”新建书堂,并得到皇帝赐予“勉学”二字匾额的盛事。全诗四首,每首都用典,而且都是名句,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首的前半部分,“玉槛银潢接颍川”,用“玉槛银潢”形容书堂建筑的华美,“接颍川”则暗示了书堂与朝廷的联系。后半部分“肯堂新沐帝恩偏”,赞扬了书堂得到皇上的恩准修建,这是对朝廷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对皇上恩德的感激之情。

第二首中,“奏诗早擅河间誉,好学今称卫武贤”,前半部分“奏诗早擅河间誉”赞扬了书堂主人之前就有很高的声誉,后半部分“好学今称卫武贤”则是对书堂主人现在被称赞为卫青那样的贤才表示祝贺。

第三首中,“东壁赐书光列邸,西斋留客咏初筵”,前半部分“东壁赐书光列邸”描述了书堂得到的赏赐和荣誉,后半部分“西斋留客咏初筵”则描绘了书堂里人们欢聚一堂的情景。

“游梁枚马虽能赋,何似奚斯颂鲁年”,前半部分“游梁枚马虽能赋”比喻其他人虽然有才华,但不如《诗经》里的作者那样能够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和意境。后半部分“何似奚斯颂鲁年”则是在赞美书堂主人的成就超过了《诗经》作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