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天街石路平,游人指点近瑶京。
芳林隔水闻花气,虚谷含风有鸟声。
衣上岚光千片落,帷前山色数峰晴。
逢迎道左多真侣,未入云门觉思清。

【注释】

①均州:指唐代的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太和行:唐时皇帝所行的礼仪。

②百里天街石路平:形容大道平坦宽广。

③游人指点近瑶京:指游客们指点着道路,向近在咫尺的皇宫进发。

④芳林隔水闻花气:隔着水面的树林,闻到花香。

⑤虚谷含风有鸟声:空谷中风声夹杂着鸟鸣。

⑥衣上岚光千片落:衣服上的云雾映照着千片霞光。

⑦帷前山色数峰晴:帷帐之前,山峰被阳光照耀,呈现出数座山峰的晴景。

⑧逢迎道左多真侣:在路上遇到许多真人。

⑨云门:道教宫观名,位于均州市东南三十里处。

⑩未入云门觉思清:没有进入云门(道观)就感到心志清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出均州的途中所作,表现了诗人对旅途风光的赞美。

首句写大道平坦宽阔,“石路”二字点明路面,“平”字则写出路面之宽,“百里”两字更写出了大道之长,从而突出其平坦宽阔之状。次句写游客们在大道上行进着,他们一边行走一边指点着前进的方向,似乎在向近在咫尺的皇宫进发。三、四两句描绘沿途景色:“芳林隔水闻花气”,隔着水面的树林,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虚谷含风有鸟声”,空谷中风声夹杂着鸟鸣。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沿途景色:“衣上岚光千片落”,衣服上的云雾映照着千片霞光;“帷前山色数峰晴”,帷帐之前,山峰被阳光照耀,呈现出数座山峰的晴景。这几句诗写得十分传神,把诗人所见所闻都描绘得十分真切。

七、八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逢迎道左多真侣”,是在说诗人在路途中遇见了许多真道士;“未入云门觉思清”,是在说诗人还未进入云门观就感觉心情非常清爽。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见闻,而且写出了他的感受和内心的喜悦。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