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千里乱飘蓬,逐虏阴山已灭踪。
白草黄沙经百战,自怜犹觅酒泉封。
【注释】
(1)从军行:古代边塞诗的一种体裁。
(2)雪花千里乱飘蓬:形容大雪纷飞,覆盖千里大地。雪花如乱蓬一般,指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3)逐虏阴山已灭踪:在阴山一带追逐敌人,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4)白草黄沙经百战:经历了百次战斗的草地和沙漠。
(5)自怜犹觅酒泉封:我仍然在寻找可以封疆的地方以自慰。酒泉是西汉时设置的一个郡名,位于今甘肃境内。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得到封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写于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讨伐大食国回纥有功之后,诗人为颂扬这次战争的胜利而作。前二句写雪中征战,后二句写战后归来,全诗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杀敌、凯旋归来的喜悦心情。
首句“雪花千里乱飘蓬”,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风狂沙起的战场图画。雪花如同乱蓬一般,铺天盖地而来,将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这种景象既真实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苍茫而又冰冷的雪域之中。
“逐虏阴山已灭踪”一句则展现了战士们在雪原上奋勇追击敌人的英勇场景。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终于在阴山一带成功击败了敌人,将其赶出了这片土地。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战士们的勇气和决心,也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战术智慧和精湛的战斗技艺。
颔联“白草黄沙经百战”,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艰苦环境以及战士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里的“白草”、“黄沙”并非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战士们历经千辛万苦、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象征。他们身处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却依然能够坚守阵地、顽强拼搏,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颈联“自怜犹觅酒泉封”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虽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或者满足于现状。相反,他更加渴望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建功立业。在这里,“酒泉”不仅是一个地名,更象征着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开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战斗场面的再现,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将士形象。同时,也展现了唐朝边疆战争的宏大背景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