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何煌煌,煌煌去何乡。
天子今命我,讨彼蛮彝方。
侧闻日本寇,远涉朝鲜疆。
招以义不服,敢于逆颜行。
王赫斯震怒,授钺开明堂。
带甲十万馀,一一尽豪强。
盔刃既犀利,械器咸精良。
战胜庙算多,杀伐天威张。
两翼夹中坚,精锐不可当。
期门占气候,太一动星芒。
连营鸭绿左,结阵鸡林傍。
指顾反侵地,挂弓于扶桑。
平生怀忠义,意欲吞八荒。
行行振长策,永令波不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勇气。
第一句“兵车何煌煌”描述了军队的威武。
第二句“煌煌去何乡”表达了军队即将前往的地方。
第三句“天子今命我”表明这是皇帝的命令。
第四句“讨彼蛮彝方”说明这是为了讨伐那些野蛮的敌人。
第五句“侧闻日本寇”提到了敌人的名字。
第六到第九句“招以义不服,敢于逆颜行”,表达了敌人不愿意接受正义,但仍然敢于违抗。
第十句“王赫斯震怒,授钺开明堂”描绘了皇帝因为愤怒而授予军权。
第十一到第十四句描述了军队的实力,如盔甲精良、武器锋利等。
第十五句“战胜庙算多,杀伐天威张”意味着战争的胜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十六句“两翼夹中坚,精锐不可当”描述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十七句“期门占气候,太一动星芒”描绘了军队的气势。
第十八句“连营鸭绿左,结阵鸡林傍”描述了军队的部署。
第十九句“指顾反侵地,挂弓于扶桑”描绘了军队的进攻。
第二十句“平生怀忠义,意欲吞八荒”表达了将军的决心。
第二十一句“行行振长策,永令波不扬”表达了将军希望国家永远安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