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上云气,云气日驰骛。
漠漠生岩林,霏霏网窗户。
忽飘如散绵,倏聚若团絮。
聚散少定踪,昏晓有常度。
须臾变岩壑,俄顷殊苍素。
四时但积阴,终日兴霪雾。
霪雾少开霁,积阴多寒冱。
清明实阳德,离照岂恒虑。
侧闻夏秋交,旱熯伤农扈。
泰岱虽肤寸,终朝成甘澍。
愿一见祝融,陈言问其故。
这首诗的标题是《游南岳》,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千峰上云气,云气日驰骛:千座山峰上有云雾缭绕,云气仿佛在日日奔驰。
- 注释:描绘了南岳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山中云雾变幻莫测的惊叹。
- 漠漠生岩林,霏霏网窗户:岩石间弥漫着雾气,像网一样笼罩着窗户。
- 注释:描述了岩林中的雾气浓厚,如同网一般笼罩着一切。
- 赏析:形象地表现了山间的湿润和清新的气息。
- 忽飘如散绵,倏聚若团絮:突然之间,云雾飘散如同棉絮般;瞬间又聚集在一起,犹如一团絮状。
- 注释:形容了云雾的变化无常,一会儿分散,一会儿聚合。
- 赏析: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云雾变化多端的状态。
- 聚散少定踪,昏晓有常度:云雾的聚合与消散总是有一定规律,白天或黑夜都有固定的模式。
- 注释:强调了云雾变化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 赏析:通过对云雾聚散的描述,反映了自然界的有序与规律。
- 须臾变岩壑,俄顷殊苍素:一瞬间,山崖和沟壑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片刻间,山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 注释:形容了景色迅速而剧烈的变化。
- 赏析:突出了南岳的自然景观之奇观和变化之快。
- 四时但积阴,终日兴霪雾:一年四季都是阴沉沉的,整天都下着连绵的雨雾。
- 注释:指南岳四季多雨,云雾缭绕。
- 赏析:反映了南岳地区的气候特征,也为后文的干旱景象做了铺垫。
- 霪雾少开霁,积阴多寒冱:虽然偶尔会有短暂的晴朗天气,但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阴沉、寒冷的。
- 注释:说明南岳地区气候多变,时而晴朗时而阴暗。
- 赏析:揭示了自然气候变化的无常和对农作物的影响。
- 清明实阳德,离照岂恒虑:阳光明媚的日子确实带来了温暖和恩惠,但太阳的离去也是不可避免的忧虑。
- 注释:指阳光明媚的日子对农作物的益处,以及日照时间的有限性。
- 赏析: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周期的深刻认识。
- 侧闻夏秋交,旱熯伤农扈:听说夏天和秋天交替之际,农田遭受旱灾,农民们痛苦不堪。
- 注释:描述了夏季和秋季交替时期农田遭受旱灾的情境。
- 赏析:展现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
- 泰岱虽肤寸,终朝成甘澍:即使泰山只有一尺高,一天的时间也能形成甘霖(雨水),滋润大地。
- 注释:形容泰山虽然渺小,却能带来及时的雨水。
- 赏析:体现了泰山对当地气候调节的作用,以及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 愿一见祝融,陈言问其故:希望能亲眼见到传说中的火神祝融询问其中的原因。
- 注释:指希望了解为何泰山能在一天之内形成甘霖的原因。
- 赏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好奇和探究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南岳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美、风云变幻,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以及对人类智慧和力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