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逾梅鋗关,北涉滹沱水。井陉桑柘挂斜阳,云是尉佗旧时里。
尉佗当日窥南服,黄屋乘舆连左纛。老夫帝号窃自娱,汉世玺书勤讲睦。
陆生片语何雄哉,北首同登朝汉台。全胜楼船南下日,好过终军系颈来。
中丞熊轼抚全赵,越王旧里几临眺。忆昔提戈静海烽,此日登楼共长啸。
草莽遗踪何用伤,铜标旧事转荒凉。天书倘借前矛去,更上高台吊越王。

【译文】

从真定李巡抚处出来访问岭南旧事。

越过梅鋗关,渡过滹沱水。井陉的桑柘在斜阳中闪烁,那地方就是尉佗曾经住过的地方。

尉佗当年窥视南服,黄屋乘坐舆辇连左纛。我自娱自乐当皇帝,汉世玺书殷勤讲睦邻。

陆生一片话何等雄壮,北首同登朝汉台。全胜楼船南下日,好过终军系颈来。

中丞熊轼安抚全赵,越王旧里几经临眺。忆昔提戈静海烽,此日登楼共长啸。

草莽遗踪何用伤,铜标旧事转荒凉。天书倘借前矛去,更上高台吊越王。

【赏析】

《过真定李巡抚出访谈岭海故事》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对岭南故地的怀想之作,也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全诗先写岭南故地的今昔变化,再抒发感慨;最后以吊古之语收结。

首联“南逾梅鋗关,北涉滹沱水”,点明自己是从南方的真定出发,一路向北,经过滹沱河到达岭南故地。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一个基本的背景框架。“井陉桑柘挂斜阳”,描绘了岭南一带的山川景色,同时也暗示了岭南故地的地理位置。这里的“井陉”和“桑柘”都与岭南的地理环境有关,井陉为山西地名,而桑柘则是南方常见的植物。

颔联“井陉桑柘挂斜阳,云是尉佗旧时里”,则进一步描绘了岭南故地的人文景观。“尉佗”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曾在岭南地区建立过辉煌的业绩。这里用“云是尉佗旧时里”来形容岭南故地的历史底蕴深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岭南故地的怀念之情。

颈联“尉佗当日窥南服,黄屋乘舆连左纛”,则是对岭南故地进行历史回顾。“窥南服”指的是当年尉佗曾率军南下征服南越等地,展现了其英勇无敌的形象;“黄屋乘舆连左纛”则描绘了当时岭南地区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岭南故地曾经是汉朝的重心所在。

尾联“老夫帝号窃自娱,汉世玺书勤讲睦”。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岭南故地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窃自娱”指的是作者虽然身处岭南,但心中仍怀揣着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汉世玺书勤讲睦”则是指汉代时期,中原王朝与南方各族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这也是岭南地区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之一。

整首诗通过描绘岭南故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历史变迁等方面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岭南故地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义和民族大义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