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君自神其画品,往往不在宋元下。
丹青妙手世罕传,当代沈文此其亚。
兴来一幅生绡帐,恍惚峦涧开茅堂。
炎天赤日不到地,四座飒飒枫杉凉。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台石室知何代。
隔岸人家花映溪,小桥却在溪烟外。
前山合沓势峥嵘,绿水不动波无声。
万壑千岩忽满眼,对之使我心魂清。
忆昨归山采瑶草,结屋诛茅苦不早。
眼底平看沧海流,杖头忘却苍梧道。
闻君早晚向吴淞,鲈鲙莼羹秋兴浓。
便好高图钓鲈石,添作吴江江上峰。

顾正谊画山水歌

顾君自神其画品,往往不在宋元下。

丹青妙手世罕传,当代沈文此其亚。

兴来一幅生绡帐,恍惚峦涧开茅堂。

炎天赤日不到地,四座飒飒枫杉凉。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台石室知何代。

隔岸人家花映溪,小桥却在溪烟外。

前山合沓势峥嵘,绿水不动波无声。

万壑千岩忽满眼,对之使我心魂清。

忆昨归山采瑶草,结屋诛茅苦不早。

眼底平看沧海流,杖头忘却苍梧道。

闻君早晚向吴淞,鲈鲙莼羹秋兴浓。

便好高图钓鲈石,添作吴江江上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顾正谊山水画的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主要描述了顾正谊的山水画风格及特点。后四句则是对顾正谊山水画的赞美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顾正谊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诗人以“顾君自神其画品,往往不在宋元下”开篇,表达了对顾正谊山水画的高度评价。他认为,顾正谊的山水画已经超越了宋代和元代的绘画风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评价既体现了顾正谊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兴来一幅生绡帐,恍惚峦涧开茅堂。”两句描绘了顾正谊山水画中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画家笔下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融合。诗人通过“兴来”一词,表达了自己因欣赏顾正谊山水画而心生欢喜的情感。同时,“恍惚峦涧开茅堂”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顾正谊山水画中自然景色的奇幻与神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炎天赤日不到地,四座飒飒枫杉凉。”两句则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对色彩和光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诗人通过“四座飒飒枫杉凉”这一形象化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炎热夏日却清凉宜人的环境之中。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让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顾正谊山水画的魅力。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台石室知何代”两句继续描绘顾正谊山水画中的细节与背景。诗人通过“烟云咫尺藏变态”这一描述,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与画家的艺术创作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同时,“丹台石室知何代”一句则暗示了顾正谊山水画中蕴含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历史人物。

“隔岸人家花映溪,小桥却在溪烟外。”两句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隔岸人家花映溪”这一形象化的语言,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致之中。而“小桥却在溪烟外”一句则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浪漫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之中。

顾正谊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喜爱。这首诗则作为对顾正谊山水画的一次精彩赞美和总结,充分展现了顾正谊山水画的魅力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