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啾啾鬼夜哭,北将诈诱南兵缚。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
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
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
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
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诗句:石门啾啾鬼夜哭,北将诈诱南兵缚。
译文:夜晚的石门发出啾啾的声响,好像鬼魂在哭泣,北方将领却用谎言诱骗南方的士兵捆绑起来。
注释:本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中无辜者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痛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赏析:这首诗的开头以“石门啾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石门的声响,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紧接着“鬼夜哭”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中,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被冤枉或遭受不公待遇的人们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助。接着“北将诈诱南兵缚”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于统治者利用奸诈手段来对待无辜者的强烈谴责。最后两句“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呼吁人们关注那些无辜者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石门夜景的描绘以及对于战争场面的再现,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思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