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丛绿竹,傍渭临淇。
中通外直,露箨风枝。
其人虽往,其竹不移。
瞻望考兮,悠悠梦思。
丛丛绿竹,植于中林。
中林何有,有书有琴。
硕人所处,十亩其阴。
思而不见,梦也是寻。
我思绿竹,于焉游傲。
清风未泯,明月来照。
厥林维贤,厥笋维孝。
匪竹则梦,中心是悼。
【译文】
茂盛的竹子,长在渭水之滨和淇水之旁。它们中通外直,露水滋润着竹笋和树枝。虽然那人已经去了,但那竹林却依然生长着。望着这茂盛的竹林,我不禁想起了你(吴孝父)。茂盛的竹子,长在中林之地。那里有书籍和琴弦。一个贤德的人居住在那里,十亩大的竹林就是他的阴凉。思念着他(吴孝父),我却不能相见;只能在梦中追寻他的身影。我在茂盛的竹林中游赏,悠然自得。清风未泯,明亮的月亮照耀着我。那些茂密的竹林啊,都是贤良之人所居住的地方;那些嫩笋啊,都是孝顺之人所培育的。没有竹子我就做梦,那是因为我内心十分悲伤。
【注释】
丛丛:众多、茂密的样子。
傍渭临淇:指靠近渭水与淇水一带。
中通外直:中间贯通而外部挺拔。
露箨:竹笋刚从土里冒出来时,外层包裹的壳上还留着泥土,所以叫做“露箨”。
风枝:风吹过枝条。也泛指风雨中的草木。
考:通“皋”,大堤。这里指高高的堤坝或大堤。
悠悠梦思: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考:同“皋”。
中林:指高大的树木丛生的树木丛。
有书有琴:指有书籍也有乐器。
硕人:指贤者。
十亩其阴:形容树木茂密遮荫很大。
是寻:寻觅,寻找。
于焉游傲:在茂盛的竹林中自由自在地游玩。
厥(jué)林维贤:那茂密的树林都是贤者的居所。厥:指代树林。维:是。
厥(jué)笋维孝:那些嫩笋都是孝顺之人培育而成的。
匪竹则梦,中心是悼:不是竹子就做不成美梦,这是因为内心悲伤的缘故。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友人吴孝父的怀念之情。全篇以竹为题,借咏竹以抒怀。首章以景起兴,写竹子长在渭水与淇水之间,既中通又外直,既露箨又风枝,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外形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竹子中通外直、露箨风枝的赞赏之情。第二、三章以情入韵,写竹子虽长在高高的树丛中,但其精神却永远不变;尽管思念之情绵长不绝,但终不能见到思念之人,只能在梦中追寻他的身影。尾章以景收结,写茂盛的竹林是贤者所居之处,嫩笋是孝顺之人所培育而成,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竹子中通外直、露箨风枝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内心悲伤之感。全诗以竹为题,以咏竹为由,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