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绿阴肥。香冷红稀。午窗梦醒子规啼。流水落花春去也,柳絮沾泥。
把钓坐临溪。乐矣忘饥。得鱼沽酒自相宜。眼底风波看已破,何是何非。
山径上郁郁葱葱的绿荫浓密,阵阵花香扑鼻沁心。红梅已落香已消,只有稀疏的柳絮在风中飘舞。午间梦醒,听子规啼声催人归去。春去也,流水无情落花飞,柳絮沾泥更添愁。
把钓竿坐在溪边,心情愉悦忘却饥饿。钓到鱼来就买酒自斟自饮。眼前世事如同过眼烟云,看破红尘又有何分别?
山径绿阴肥。香冷红稀。午窗梦醒子规啼。流水落花春去也,柳絮沾泥。
把钓坐临溪。乐矣忘饥。得鱼沽酒自相宜。眼底风波看已破,何是何非。
山径上郁郁葱葱的绿荫浓密,阵阵花香扑鼻沁心。红梅已落香已消,只有稀疏的柳絮在风中飘舞。午间梦醒,听子规啼声催人归去。春去也,流水无情落花飞,柳絮沾泥更添愁。
把钓竿坐在溪边,心情愉悦忘却饥饿。钓到鱼来就买酒自斟自饮。眼前世事如同过眼烟云,看破红尘又有何分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心事乱如麻”一句是说心中的事情纷繁复杂,无法理顺;“了不休长短恨,尽为君家”两句是说无法理顺的这些心事,全部为你的相思所困扰;“流水共飞花”这句写景抒情,表现了主人公的寂寞惆怅之感;“夜深低祝月儿斜”这句是借月亮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银汉鹊挢何日渡”这句是说银河相隔
【注释】 1. 西江月:宋代词牌名。又名“临江仙”、“江南好”。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 其二:指这首词是第二首。 3. 赠隐:赠给隐居者。 4. 镜里萧条短鬓:镜子里的容颜显得清瘦、苍老。 5. 世间懒散闲人:世上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 6. 布袍竹杖白纶巾:穿着布衣,拄着竹子做的拐杖,头戴白色头巾。 7. 野鹤孤云身分:像野鹤一样高洁,如孤云般自在。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祝寿》是一首祝寿词,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寿星的敬仰之情。 【答案】 译文: 楼阁瑞烟缭绕, 正午时分葵榴花盛开,荷花随风摇动, 开燕对着芳草丛中。 听笙歌四下飘荡, 人醉后千杯在手, 三祝华封。 富贵多男白发翁。 羡慕人们闲适天上,松龄鹤算、道骨仙风。 可颂当年朱紫,纫兰缃蕙,附凤攀龙。 思念闲情咏唱,归来山水雍容。 看门楣、参华飞翠,珥貂七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浪淘沙·春游》的原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浪淘沙·春游 春色惯撩人。 紫陌红尘。 笑声花外见如云。 无限相思多少梦,引惹芳魂。 从别到如今。 意懒情昏。 此心黯黯向谁论。 不雨不晴天也闷,终日氤氲。 译文: 春天的风景总是让人感到愉悦, 漫步于紫色的道路上,感受着红尘中的繁华。 在花丛之外,我听到了欢笑声如同云朵一般飘散。 无尽的相思让我难以入眠
诗句释义: 1. 一盏残灯明灭,半窗澹月朦胧。 - 关键词注解: 一盏:指一盏油灯,表示夜深人静的时刻。 - 译文: 夜晚,一盏油灯时明时灭,窗户半开,淡淡的月光透过纱帘。 2. 为云为雨几时同。 - 译文: 像云和雨一样,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同度过? 3. 相见何曾有梦。 - 译文: 我们相见时从未有过梦境般的美好时光。 4. 人去云山迢递。 - 译文: 你离去后,我被遥远的山峰阻隔。 5.
诗句释义如下: 陌上花开,但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却忍不住想要躲避,这让我感到非常难受。我整天都在倚靠着雕栏,不愿离去。看着春光明媚的天气,却因为身体感到寒冷而感到害怕,连衣服都显得特别薄弱。 译文如下: 在春天的陌上,花儿盛开,美得让人不忍直视。我整日倚靠在雕花栏杆旁,不愿意离开。虽然春意盎然,我却因为怕冷而穿着单薄。 关键词解释: 1. 陌上:指的是乡村间的小路上。 2. 厌厌:形容非常无聊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读懂诗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词中运用典故、意象和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黄花祇为人憔悴”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憔悴”形容人脸色枯黄,身体瘦弱,这里指诗人容颜枯瘦,多愁苦;“病起强裁诗”,病愈后勉强地写诗,表明诗人因病未能如愿以偿;“吟枯得句迟”中的“吟枯”,“吟”即吟咏,“枯”即枯竭,意思是吟咏到枯竭才得到两句好诗
这首词描写的是女子的思乡怀人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寓于景中。 “吹落西风月半窗”,首句点明时令和季节。西风,即秋风。古人认为秋来则凉,故曰“西风”。月,本指月亮,这里也借代指月光。窗,是室内与外界隔绝的部分。这两句的意思是:西风吹起,月光从半开的窗户射入,映在室内。 “孤衾寒结五更霜。”次句写室内环境。孤衾(líng)——单薄的被子。五更——古时称半夜为一更,一夜分为五更。这两句的意思是
诗句原文: 荷叠青钱柳脱绵。 芭蕉抽叶乍晴天。 夜来听雨不成眠。 春在人间今日尽,月当心上几时圆。 译文注释: 荷叶层层如同青色的钱币,柳树的枝条柔软如绵。 芭蕉叶子抽出新芽,天气忽然变得晴朗。 昨夜我听着雨声,却难以入睡。 春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又圆呢?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通过对比手法
浣溪沙·夜坐 作者:苏轼台厂高虚夜色凉。 木樨开散月痕香。 坐深风露湿衣裳。 心寂已无长短梦,身阅便出是非场。 人间何处是仙乡。 【注释】:台城:故城名。在今南京市秦淮区。高虚:指天空。榭:台。 木樨(xī ):桂花。月痕香:月光洒落花上留下的痕迹,即月影。榭:台。 坐深:久坐。 心寂:心境清静。 “无”句:没有长梦短梦的区别。 “身阅”句:经过人生阅历。出:经历。是非场:比喻是非之地。
诗句释义 1 江树暮鸦翻,千里漫漫。 江边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有些萧瑟,远处的景色显得遥远而漫长。 2. 斜阳如在有无间。 斜挂的太阳仿佛在天空和地面之间游移,既看得见又看不见。 3. 临水也知颜色好,只是将残。 站在水边的人看到水面反射的阳光,虽然美景依然,但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 4. 秋色陌头寒,幽思无端。 秋天的色彩让整个田野显得寒冷,内心涌起一种无法言说的思绪。 5.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又名“忆多娇”“浪淘风”。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两仄韵,一叠韵。 枉自苦凝眸:白白地苦苦地凝视着。 肠断归舟:形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依然:还。 明月旧南楼:指故乡的南楼。 杨柳风流:柳条柔美飘逸。 花意落银钩:花枝摇曳如同银钩。 生绡:生丝织品。 一寸轻柔:形容花枝柔软纤细。 看取:瞧,看看。 幽兰:兰花。 啼露眼:在露珠中含泪哭泣。
【诗句释义】 浪淘沙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属于词牌名。这首诗是端午节的题画兰花。 缠臂彩丝绳:在端午节时缠在手腕上的彩色丝带,代表祝福和吉祥。 妙手心灵:指技艺高超的心灵手巧的人。 真珠嵌就一星星:形容用珍珠装饰的饰品非常精致。 五色叠成方胜小,巧样丹青:意思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绸叠成方形的小饰品,色彩斑斓而美丽。 刻玉与裁冰: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具和冰块一样晶莹剔透。 眼见何曾:形容事物变化迅速
浪淘沙 题画兰 枇杷上苑落金丸。 黄鸟绵蛮。 晓窗清露湿雕盘。 恰似戒珠三百颗,琥珀沉檀。 纤手摘来看。 香色堪餐。 罗衣将褪玉浆寒。 怕共脆圆同荐酒,学得些酸。 注释: 1. 上苑落金丸:指春天的景色像黄金般的珍贵和美丽。2. 黄鸟绵蛮:形容黄莺鸣叫的声音轻柔舒缓。3. 晓窗清露湿雕盘:早上的窗户前露水湿润了雕花的盘子。4. 恰似戒珠三百颗,琥珀沉檀:这两句是比喻词句,用来形容画中兰花的美丽
【注释】 壬午: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 茸朵:花丛。 唾芳襟:含羞带笑。 燕语愔愔:燕子低飞的叫声。愔愔,形容声音柔和。 麝烟:指麝香。孤袅:香气缭绕的样子。暗瑶琴:指香气笼罩着瑶琴。 手弄裙腰双绣带:用双手玩弄着裙子和腰带上的刺绣物。 怪结同心:奇怪地系上同心结。 蝶梦暖香衾:像蝴蝶一样在温暖的被子上做梦。 消受:承受得起。 而今:如今。 一钩纤月踏花阴:月光如钩,照在花影之下。
新浴罢梳妆,小坐闲房。冷风吹透紫罗裳。何处琴清惊客梦,东壁西厢。指下暗生香,悠远飘扬。多情天上有牛郎。月下鹊桥仙子渡,准拟双双。 注释: 1. 新浴罢梳妆:刚刚洗完澡,梳洗完毕。 2. 小坐闲房:在狭小的房间里休息片刻。 3. 冷风吹透紫罗裳:冷风穿透紫色的衣服。 4. 何处琴清惊客梦:哪里的琴声清澈而迷人,让我的梦境都被惊醒了。 5. 东壁西厢:指的是东西两侧的房间或地方。 6. 指下暗生香
浪淘沙·曼 塞门近,西风乍卷,片片沙起。吹作龙鳞万里,河吞倒入地底。欲饮马榆溪无滴水。更无定,冻解全未。向公子扶藓墓傍坐,天寒苦难已。 注释: 塞门:指边塞之门。 乍卷:突然卷动。 片片沙起:形容沙漠中的风沙弥漫。 吹作龙鳞:形容风的威力巨大,像是龙的鳞片一样锋利。 河吞倒入:形容河流的力量强大,能够将一切卷入其中。 欲饮马:想要饮马。 榆溪:地名,可能是今天的某个地名,但是具体位置无法得知。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更漏子”、“浣溪沙”等。双调,六十一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秋暮:秋深的傍晚。 菊桂:菊花、桂花。 栏干:栏杆。 梦匀玉液簟生寒:梦里,像喝着玉液一般的清凉。玉液,美酒。簟,竹席。 人又风骚花又好:人又风流潇洒,花开得又好。 着意盘桓:故意逗留,徘徊不去。 天上寄愁难:天上寄托忧愁,很难办到。 酒社诗坛:饮酒作诗的场所。 鹧鸪:一种水鸟
【诗句注释】 故旧半凋残:过去的朋友们大多都已经凋敝了。 满目青山:眼前都是青翠的山峦。 姓名恍惚古人看:我的姓名就像古人那样模糊不清了。 追忆平生都似梦,今日魂还:回忆过去的生活就好像一场梦境,现在才醒悟过来人的生死如同梦中的幻象,现在才明白自己的魂灵仍然归来。 老去鬓毛斑:年岁已高,两鬓斑白。 努力加餐:要好好保养身体,注意饮食。 百年应作六如观:人生短暂,应该像佛教所说的“六度”一样
【译文】 满山遍野都是红树, 小溪潺潺流淌不息。 洞门依旧安然无恙, 前次来的人现在又来了,只是头发有点花白。 在花儿下面倚着双鬓, 笑着追欢逐乐。 用胡麻的米屑做米饭劝人吃饭, 不要学淮南王乘龙升天,鸡犬飞向云间。 【注释】 题刘六皆桃源图: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六,即刘安,汉末著名道士。 涧水潺潺:指瀑布声。 烟霞无恙洞门关:指洞口依然。 前度刘郎今又至:指陶渊明,因他多次隐居,故称刘郎
【注释】: 1、红紫覆亭台。贝锦天裁:用红紫装饰着亭台。贝锦,指用贝壳作装饰的织品。天裁,上天所裁制。 2、芹泥旧垒燕飞来:用芹菜的泥筑成的旧窝巢,燕子飞来筑巢。芹泥,指用芹菜的根茎做的肥料。 3、唤妇鸠鸣风酿雨:叫妇女们唤醒了喜鹊,风把雨水吹来。唤妇,叫醒了妇女们。 4、云湿苍苔:云气湿润了青苔。 5、萧斋:萧爽的书房。 6、远矣襟怀:胸怀遥远了。 7、鸥鹭:这里泛指鱼虾之类的小动物。 8
门外柳条黄,细草生香。落梅风里雪飞扬。 春暖冰消溪上水,陇麦初长。 山色澹斜阳,暮霭苍苍。树头新月露微茫。 人醉草堂呼不起,梦熟羲皇。 注释:门前的柳树已经变成了黄色,细碎的草丛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落梅和春风的吹拂下,溪上的水面上飘起雪花。春天的暖意融化了冰块,溪水潺潺流淌,田野里的麦子也渐渐长出了嫩芽。远处的山峦呈现出淡淡的斜阳色彩,傍晚的雾气弥漫开来。树梢上挂着一轮新月
月华清·白牡丹 花剪云绡,种移兔窟,占得玉清琼素。一段萧疏,傍夜来、帘箔香初吐。雪魄蟾魂幽韵,别一种、风流天付。看庭阶弄影,光寒玉露。怕教胭脂耽误。 【注释】 (1)“花剪”二句:谓白牡丹的花瓣如同剪刀裁出一般,洁白如霜雪;它的根须似兔子掘洞一样,深藏于土中。 (2)“一段”三句:形容白牡丹的风姿高洁,不染纤尘。 (3)“雪魄”二句:谓白牡丹的花瓣晶莹洁白,仿佛从月亮里落下的月光
浪淘沙·山居十首 爽气荐荷风。葵紫榴红。绿沉云冷树阴浓。几度阴晴梅子雨,花径苔封。 静境趣无穷。领略谁同。云头蟹子火初烹。香袅篆烟窗下坐,一曲丝桐。 注释: 1 推荐荷风:形容空气新鲜,有荷花的清香。 2 葵紫榴红:指夏天的景色,葵是葵花,榴红是红色,表示夏天的色彩。 3 绿沉云冷树阴浓:形容树叶茂密,遮天蔽日,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4 云头蟹子火初烹:形容在炉火上烤着的螃蟹
披雾葛衣轻。树底凉生。阴阴修竹翠为屏。池浸紫薇和月冷,几点流萤。 花影湿棋枰。北牖风清。酣酣梦醒夜三更。最好深山更深处,避却炎蒸。 注释:披着雾气的葛衣,感觉轻松舒适。在树底下感到凉爽。阴阴的修竹像是绿色的屏障。水池里浸泡着紫薇花,随着月光变得清凉。几处萤火虫飞来飞去。花的影子映在围棋盘上。向北窗吹来的微风清新。酣畅淋漓地睡醒了,深夜已经过了三更。最好在深深的山林中再深处,避开酷暑的煎熬。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回答。本诗为《浪淘沙·山居十首》,描写了诗人在山居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惬意与热爱。 (1) “秋水浸寒花”的意思是:清冽的秋风使寒菊凋零了。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画。 (2) “溪上人家”的意思是:溪边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