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
竟成黄犬叹,莫逐白鸥期。
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
无因奠江上,应负十年知。
诗句及翻译
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
竟成黄犬叹,莫逐白鸥期。
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
无因奠江上,应负十年知。
注解与赏析
注释
- 身用已时危:自身的处境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
- 衰残况病欺:身体衰败且疾病缠身,处境艰难。
- 竟成黄犬叹:最终只能发出像黄犬一样的叹息。
- 莫逐白鸥期:不要追随海鸥的自由生活。
- 东阁图书散:书房中的书卷散乱。
- 西园草露垂:庭院中草地上的露水挂了下来。
- 无因奠江上:没有机会在江边祭祀。
- 应负十年知:应该承担起过去十年的学识和经验。
翻译
身陷困境时已感危险,衰老病弱更显无力挣扎。
终究只能发出黄犬一样的叹息,别无选择追逐那白鸥般的自由。
书房的书籍早已凌乱不堪,庭院中的草尖还挂着露水。
没有机会在江边祭奠逝去的亲人,应该承受过去十年的学识与经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临川公生前境遇的描绘和对其去世后的哀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人之死的悲痛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身用已时危”一句直接点明了临川公身处逆境,“衰残况病欺”则进一步揭示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佳。而“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两句,更是将临川公比作无力挣脱困境的黄犬和无法实现愿望的白鸥,反映了诗人对临川公悲剧结局的惋惜和哀悼。此外,诗中的意象运用也很丰富,如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充满哀怨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