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天与出尘姿,不得芳名入《楚辞》?
春后春前曾独采,江南江北每相思。
微云淡月迷千树,流水空山见一枝。
拟折赠君供寂寞,东风无那欲残时。

如何天与出尘姿,不得芳名入《楚辞》?

春后春前曾独采,江南江北每相思。

微云淡月迷千树,流水空山见一枝。

拟折赠君供寂寞,东风无那欲残时。

注释:

  • 如何天与出尘姿:这是什么意思呢?“如何”表达一种困惑和不解的情绪,“天与”可能是指上天赋予的某种特殊气质或天赋,“出尘姿”则形容这种特质超凡脱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独特气质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与《楚辞》中常见的花鸟意象相融合。
  • 春后春前曾独采:春天过后、春天来临之前,我曾多次独自采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钟爱和珍惜,无论是在春暖花开还是冬去春来的季节,都不忘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
  • 微云淡月迷千树,流水空山见一枝:当微云飘过、月光洒落的时候,整个千树万树都变得模糊不清;而在空旷的山谷之中,只看见一枝梅花独自盛开。这句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面,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孤傲和坚韧。
  • 拟折赠君供寂寞,东风无那欲残时:我想为你折一枝梅花,让它陪伴你度过寂寞的时光。这里,诗人用“拟折赠君”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同时也反映了梅花的高洁和清雅。最后一句“东风无那欲残时”,则是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奈和变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之作,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同时,诗人也借物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