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桂馆去人稀,白发怜君独远违。
过海定寻回估舶,出京才脱旧儒衣。
祠羞荔子传巫语,县闭榕阴放吏归。
亦欲居夷嗟未得,漫看鸿鹄向南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胡簿之阳朔》。全诗如下:

几年桂馆去人稀,白发怜君独远违。
过海定寻回估舶,出京才脱旧儒衣。
祠羞荔子传巫语,县闭榕阴放吏归。
亦欲居夷嗟未得,漫看鸿鹄向南飞。

译文:

几年来我在桂林的官署里很少见到别人,如今白发的人只有你独自远离。
出海定要寻找回船,出京才脱去旧时的儒衣。
祠庙中羞于将荔枝供奉神灵,县衙门关闭了榕树荫下,放官吏回家。
我也想要像你一样居住边地,可惜尚未得到机会,只能看着那鸿鹄向南飞翔。

注释:

  • 几年桂馆去人稀:几年来我在桂林的官署里很少见到别人。
  • 白发怜君独远违:如今白发的人只有你独自远离。
  • 过海定寻回估舶:出海定要寻找回船。
  • 出京才脱旧儒衣:出京才脱去旧时的儒衣。
  • 祠羞荔子传巫语:祠庙中羞于将荔枝供奉神灵。
  • 县闭榕阴放吏归:县衙门关闭了榕树荫下,放官吏回家。
  • 亦欲居夷嗟未得:我也想要像你一样居住边地,可惜尚未得到机会。
  • 漫看鸿鹄向南飞:只能看着那鸿鹄向南飞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首句“几年桂馆去人稀”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推移,使得与友人的相聚更加珍贵。接着“白发怜君独远违”以自己的白发和对方的孤独相映成趣,展现了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二句“过海定寻回估舶”和“出京才脱旧儒衣”,则描绘了友人将要远行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而“祠羞荔子传巫语,县闭榕阴放吏归”则进一步展现了当地风俗人情的淳朴和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亦欲居夷嗟未得,漫看鸿鹄向南飞”则是对整个离别情景的总结和感慨。虽然自己也想像友人一样居住在边地,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只能看着鸿鹄向南飞。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