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菼连秋渺渺长,归舟犹叹滞江乡。
客衣欲冷邻机急,农事初成野饭香。
千里断云随雁骛,半村残照送牛羊。
有愁不解登高赋,空使频回宋玉肠。
解析:此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江边居住时的心境。
诗词原文
葭菼连秋渺渺长,归舟犹叹滞江乡。
客衣欲冷邻机急,农事初成野饭香。
千里断云随雁骛,半村残照送牛羊。
有愁不解登高赋,空使频回宋玉肠。
词句解读
葭菼连秋渺渺长:这句形容秋天的芦苇丛生,与“长”字结合,描绘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感觉。
归舟犹叹滞江乡:诗人乘坐的船只仍在江中漂泊,未能顺利归来,表达了对归途的无奈和惆怅。
客衣欲冷邻机急:诗人的居所临近一位织布的老妇人,她的织机声和急促的织布动作让诗人感到寒冷和孤独。
农事初成野饭香:农民开始忙碌于农事,野地的饭菜香味弥漫开来,象征着辛勤劳动的成果。
千里断云随雁骛:大雁南飞,云中断续,形成一幅壮观的秋日景色图。
半村残照送牛羊:夕阳斜照,余晖照耀着村庄和牧场,营造出宁静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有愁不解登高赋: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却无法抒发内心的忧愁,只能徒劳无功地吟咏。
空使频回宋玉肠:宋玉因忧愁而常常作悲秋之赋,此处诗人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愁绪却难以用诗歌表达的无奈。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个人感受,构建了一幅秋天江边的生活画卷。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这种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融合,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哲理性。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不仅是对季节变换和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邃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