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苎翁家次近居,人烟沙竹自成墟。
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唯防雨湿书。
贫为湖田长半没,拙因世事本多疏。
当时亦有求名意,自喜年来渐已除。

【注】桑苎翁:指隐居不仕的陶渊明。

次近居:靠近居住的地方。

沙竹:沙洲上竹子,泛指水边风景。

山当榻:在山上搭一个床,表示想避世。

补屋:修补房屋,防止雨水打湿。

湖田:泛指农田和田地,这里指隐居地附近的农田。

拙因世事本多疏:因为世事纷繁复杂而显得笨拙,所以隐居。

当时:指陶渊明以前。

求名意:追求名利的想法。

自喜年来渐已除:因为年岁增长而淡忘了名利的欲望。

赏析:

首句“桑苎翁家次近居”中的“桑苎翁家”,是指陶渊明的故居。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的诗人,他弃官归隐,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居住在陶渊明的故居附近,也就是远离世俗,过着清静的生活。

第二句“人烟沙竹自成墟”中的“人烟”,是指人烟稀少的地方。这里的“沙竹”指的是沙滩上的竹子,泛指水边风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居所周围没有多少人烟,只有沙洲上生长着的竹子,景色美丽。

第三句“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唯防雨湿书”中的“移门”,是指移动大门。这里的“移门”可以理解为推开大门,走进山林,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想搬到山上去住,那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同时,我也担心房子会受到雨水的侵蚀,需要修补一下才能保护好书籍不受潮湿。

第四句“贫为湖田长半没,拙因世事本多疏”中的“湖田”,是指湖泊周围的农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家境贫困,我长期无法耕种土地,只能种一些蔬菜之类的农作物。此外,由于我对世事过于认真,总是过于执着于事情的发展,导致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这也让我感到遗憾。

第五句“当时亦有求名意,自喜年来渐已除”中的“当时”,是指从前的时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以前也曾追求名利,但后来逐渐淡忘了这个欲望。因为年岁增长,对名利的追求变得淡然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渴望功名利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淡忘的感慨。通过对陶渊明故居的描述,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