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夏圭的《风雪归庄图》描绘了一幅冬日江上的景象。画面以江云、青山、冰壶等为主要元素,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寒冷的世界。

  1. 首两句“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描述的是江面上飘动着云朵,波光粼粼。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模糊不清,仿佛是一片虚无缥缈的仙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第三句“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进一步描述了这个场景。天地间仿佛只有冰雪晶莹剔透,仿佛是一个透明的壶中世界。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在了千林之中,只剩下了一片枯黄和凋零。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3. 接下来四句“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描绘了一座孤零零的野桥和一座古老的渡口,没有人经过。只有风吹动着芦苇发出瑟瑟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

  4. 第五句“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坐在江边的小舟上。他穿着一件短蓑衣,仿佛只是一只蚂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5. 第六句“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继续描绘了江上的景色。一条鱼儿潜入了泥泞之中,但并不感到寒冷。诗人归来时,远远地看到了一个孤独的渔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喜爱。

  6. 第七句“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诗人敲开了一扇柴门,听到了狗的叫声。然而,门前的竹子已经被压断了,似乎没有人能够帮助修补。这几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

  7. 第八句“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描绘了一位山妻在家中忙碌着炊事。她的儿子正在买烤羊肉,而她却不屑于围坐在红炉旁取暖。这几句诗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8. 最后一句“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感叹自己每年都要外出游历,而带着诗歌和笔墨随驴而行。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和写作的热情。

  9. 第九句“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继续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他四处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但都没有找到。而头上的帽子却被飞花打湿了,颜色变得暗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渴望和对于孤独生活的感慨。

  10. 第十句“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最后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在客栈中没有梦见家乡,只能面对着这幅描绘了归隐山林生活的画卷黯然神伤。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的向往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感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和旅行者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画面以江云、青山、冰壶等为主要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和行为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和旅行经历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