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耻着惠文冠,幕下时时把剑看。
官烛未销鸡送晓,军笳忽动马嘶寒。
关连远树征途迥,塞接霜芜战地宽。
见说长平门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
【注释】
少年耻着惠文冠,幕下时时把剑看:少年时以佩带“惠文冠”而感到羞耻,在幕府中时时拿着剑。
官烛未销鸡送晓,军笳忽动马嘶寒:当官的灯火尚未熄灭时,鸡就叫了;忽然间军中吹起号角,战马长啸。
关连远树征途迥,塞接霜芜战地宽:关上与远处的树林相接,征途遥远;边塞与边塞相连,战场上草木萧疏。
见说长平门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听说李斯曾经是长平之战的部下,他是一位难得的奇才,只有你才能担当重任。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曾因戴过“惠文冠”而感到羞耻,常常在幕府中握着剑观看。当官的灯还未熄灭,公鸡就打鸣报晓,突然间,军号响起,战马长啸。
关连远树征途迥,塞接霜芜战地宽。
见说长平门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前二句写自己少年时的意气,后二句写送别的感慨。全诗用典贴切、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首联写自己少年时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和对武艺的热衷。诗人年轻时,曾因戴着“惠文冠”而感到羞耻,常在幕府中握着剑观看。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一方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轻时的豪气与自信;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功名富贵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种态度,既反映了诗人的个性特征,也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
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和氛围。公鸡打鸣报晓,预示着天将破晓;军号响起,战马长啸,则暗示着战事即将来临。这里的景致虽然宁静,但却又暗含着紧张的气氛。诗人用“鸡”“马”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颈联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之词。诗人提到李斯曾经是长平之战的部下,并称赞他是一位难得的奇才,只有你能担当重任。这里,诗人运用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又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里的“奇材唯有一任安”,既是对自己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对他个人的期望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情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豪气又不失细腻的诗人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人送别习俗和情感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