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涉的作品,它描写了作者隐居田园生活的情景。

首先来看第一句: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李涉一生追求的是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他不愿意做官,更不愿意像其他贵族一样争夺权力和地位,而是希望过上简单的农耕生活。这种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是第二句: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农田中读书的场景。他在田野中读书,以尧、舜为榜样,期待着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这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求,以及他愿意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愿望。

第三句描述了农人的生活状态: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这里表达了农民们因为国家征兵征役而感到的困苦和无奈。他们的生活本就不易,还要承受国家的征调之苦,这反映了农民们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境遇。

第四句则描绘了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这里的“官税”指的是国家税收,而“米钱”则是粮食的价格。农民们养蚕是为了缴纳税款,而卖掉牲口(牛)的钱还不足以支付粮食的费用,这反映了农民们在封建社会中的艰难处境。

接下来几句描述了农民们的生活困境: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这几句描绘了农民们的生活困境。县吏上门征收税款,邻居的狗夜里叫个不停,让他们不能安眠。农民们不得不冒着雨雪,去凿开田地,或者渡过河流前往边疆。这些描述都反映了农民们在封建社会中的艰辛生活。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农民们的乐观态度: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从子共赋《豳风》篇。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李涉对农民们的同情和关注。他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农民们的关心和关爱。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农民们的劳动和生活。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