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卜居
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注释:
- 清山:指清幽秀丽的山林。
- 何随:如何跟随、选择。
- 江湖: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懒性:形容生活简朴、性情淡泊。
- 鹿豕驯:指与鹿豕同处而能保持本性不失。
- 青桂援:指仙人用青桂为杖,表示超凡脱俗。
- 紫芝歌:指唱着《紫芝歌》。
- 桃源:指传说中的理想境地。
赏析:
《卜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古诗,诗人通过提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清山、城市、江湖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逃避。他选择了清山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争,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他认为,在纷扰的社会中,只有像鹿和猪那样生活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社会的排斥。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与外界的隔绝和孤独。虽然有仙人相助,但他仍然感到孤独和思念朋友。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重视。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宿的看法。他认为,无论在哪里居住都可以安度晚年,不必追求传说中的桃花源。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
《卜居》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和精神独立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