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伏枕夏初时,残夏犹然理术芝。
日月似私猿鹤侣,溪山不妒柏松姿。
还从逐鹿看人世,或与持螯对酒卮。
欲制颓龄惟有菊,秋风应与长东篱。

杜门伏枕夏初时,残夏犹然理术芝。

日月似私猿鹤侣,溪山不妒柏松姿。

还从逐鹿看人世,或与持螯对酒卮。

欲制颓龄惟有菊,秋风应与长东篱。

注释

  1. 杜门伏枕:闭门不出,伏案小憩。
  2. 残夏:指夏季的剩余时节。
  3. 理术芝:在道家思想中,“理”指的是理解、掌握自然规律,“术芝”则是一种比喻,指道法自然的奥秘。
  4. 日月似私猿鹤侣:用“私人”形容日和月仿佛是与猿鹤为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5. 溪山不妒柏松姿:形容山石和树木都不受外界干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姿态。
  6. 逐鹿:《史记》中的典故,讲述赵高企图夺取周朝权力的故事,此处借指政治角逐。
  7. 持螯:手持蟹钳,常用于比喻品味生活之趣。
  8. 秋风应与长东篱:秋天的风应该吹过长满菊花的长篱,这里暗示了菊花的坚韧与高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疾病中的孤独与反思,以及其内心的追求与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日月似私猿鹤侣”,将自然元素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态,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能够超越世俗纷争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秋风应与长东篱”不仅是对季节变换的描述,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病起》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