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溪山路,水深云更深。
溪梁连近麓,帆影掠长林。
巨浸愁农事,重阴伤客心。
翻将经济意,时向簿书寻。
注释:
五月的溪流山路,水流深了云雾也更浓。
溪上的桥梁连着近边的山麓,船帆的影子掠过长树林。
大湖让农事忧愁,重阴让人伤心。
反将关心经济事务的心情,时常向簿书上寻找答案。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建昌县做官时。建昌县地处江西、福建两省交界处。五月,正是梅雨季节,天气阴郁,水涨云低,给农事带来极大的困难。诗人看到这景象,不由想起自己任职于此,忧心忡忡,于是写下此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五月溪山路,水深云更深。”开篇即点出时间,是五月,是雨季。五月的溪流山路,水流深了,云雾也浓了。这是实写,也是对后面内容的铺垫。
“溪梁连近麓,帆影掠长林。”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溪流上的桥梁连接着近边的山麓,船帆的影子掠过长树林。这是实写,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环境。
“巨浸愁农事,重阴伤客心。”然而,好景不长,大雨如注,农事受阻,诗人心中不免忧虑起来;而重阴之下,又让人感到伤感。这里的“巨浸”指的是大湖,“愁农事”和“伤客心”都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不安。
“翻将经济意,时向簿书寻。”最后,诗人反将关心经济事务的心情,时常向簿书上寻找答案。这里的“经济意”是指管理国家的经济事务的意思,而“向簿书寻”则是说诗人经常在处理公务之余,还会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国家的经济事务。这种忧国忧民的心情,正是诗人高尚品质的体现。
全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而又充满忧虑的环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