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逢春春更妍,杏花开烂柳含烟。
风旗金鼓频过寺,石岸楼台远接天。
潮信有期通大海,赏心如昨换流年。
禁烟时节江南路,画里山川行画船。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老去逢春春更妍,杏花开烂柳含烟。”
  • “老去”指年纪渐长,对青春的怀念与留恋。
  • “逢春”即遇到春天,春天的到来使大地复苏,生机盎然。
  • “春更妍”形容春天更加美丽动人。
  • “杏花”是春天的象征,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
  • “柳含烟”则描绘出春天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美的感觉。
  1. “风旗金鼓频过寺,石岸楼台远接天。”
  • “风旗”可能指的是旗帜在风中飘扬,给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
  • “金鼓”暗示着节日或庆典的气氛,金鼓声是古代盛大仪式的象征。
  • “过寺”表示经过寺庙,可能是为了庆祝某个活动或节日。
  • “石岸”指岸边的石头,而“楼台”指的是高耸的建筑,两者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古典美。
  • “远接天”意味着建筑的高度能够触及天空,形成壮观的画面。
  1. “潮信有期通大海,赏心如昨换流年。”
  • “潮信”指的是潮汐的讯息,潮水的涨落与时间流逝有着密切的关系。
  • “通大海”意味着潮水能通往广阔的海洋,象征着时间的广阔与深远。
  • “赏心如昨”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 “换流年”意味着时间在流逝,如同流水般不可阻挡。
  1. “禁烟时节江南路,画里山川行画船。”
  • “禁烟”指的是清明节期间,人们开始纪念逝去的亲人,同时也是扫墓的日子。
  • “江南路”特指中国南方的江边道路,这里可能是诗人行走的地方。
  • “画里山川”形容景色如同画作一般美丽,富有诗意。
  • “行画船”则形象地描述了乘着装饰精美的船只游览美景的情景,充满了浪漫气息。

译文:
在清明的前一日,我在毗陵(今江苏常州)的山水间漫步。岁月不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花儿开放、柳枝含烟,一片生机盎然。春风拂过,风旗与金鼓齐鸣,穿过古老的庙宇。远处,石岸上的楼台和高耸入云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此时,潮信如期而至,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站在观潮的船上,我感受到了时间如流水般的无情,但同时也体会到了欣赏美好时光的快乐。在这个禁烟的日子里,我沿着江南的道路,欣赏着沿途如画的风景,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