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烟酿朝冥,细雨含秋姿。
独立更延伫,怅望迟所思。
丽容本绝代,被服何陆离。
一为经时别,悲喜极感持。
徽音寄篇翰,往往追四诗。
知己自旷遇,佳会贵及时。
大业日云远,非子谁与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作答。
“俨山堂迟友”,诗人在诗的开头就点出了自己的身份和与友人的交往。“俨山堂”指作者所居的俨山堂。“迟友”,即迟来的客人。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与友人的交往情况。
颔联“淡烟酿朝冥,细雨含秋姿。”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淡烟”“细雨”渲染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酿”是酝酿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淡烟”弥漫之状,写出了雾气缭绕的景象。“冥”字,在这里是形容烟雾弥漫,使人看不清周围景物的意思。“含秋姿”则是说,这淡淡的烟霭中似乎还蕴含着秋天的凉意,给人以秋日的感觉。
“独立更延伫,怅望迟所思。”这两句紧承上两句的描绘,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等待友人时的动作和心理。“独立”是说诗人站在院子里静静地站立着。“延伫”则是指延长停留,不急于离去。“怅望”是说诗人站在那里,目光呆滞地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期待。“迟所思”是说因为久等不见朋友而感到遗憾和失望。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段“丽容本绝代,被服何陆离。”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诗人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友人的美貌和才华。“丽容”即美丽的样子,“绝代”是说无与伦比,非常美丽。“被服何陆离”则是指朋友的衣饰华丽精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一为经时别,悲喜极感持。”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分别的情景。“经时别”是说这次分别已历时很长的时间了。“悲喜极感持”则是指因为长时间分别而产生的悲喜交集的感情难以控制,只能强自抑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四段“徽音寄篇翰,往往追四诗。”这两句是说朋友通过书信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徽音”是指书信中的文字。“篇翰”指的是书信。“四诗”则是指诗人写给朋友的四首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尾联“知己自旷遇,佳会贵及时。”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知己”是指知心朋友。“自旷遇”是指自己独享这份难得的友谊。“佳会贵及时”则是说好朋友相聚的时候要珍惜,不能错过机会。这两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心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
【答案】
【译】
淡烟笼罩着早晨的天空,细雨带着秋天的气息。我独自站在那儿久久地徘徊,满怀愁绪地遥想我所思念的人。你的美丽容貌本当是世间绝色,你的服饰又是何等华丽多彩。自从我们分别以来,我的心情真是喜怒交加,难以自持。我常常把你写的诗文当作信笺,反复吟咏,追念着往日的恩情。
我们之间的交情本来就是天长地久,只是由于命运多舛的缘故才迟迟没有相见啊!如今我们难得见面,只有彼此把思念寄托于书信往来。我常常把那些写给你的诗笺拿出来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使我想起你那高洁的品行和你给我的深刻印象。现在你已经离开了京城,不知你今后的命运如何?我不禁为你担忧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抒情见长,但写得十分平实、真切,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因此显得格外自然流畅。
第一段写诗人与友人相约在俨山堂相见,诗人久久地徘徊在院内,盼望友人的到来。第二段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三段写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第四段写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一段总结全诗,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之情。
从艺术手法来看,此诗采用了赋和比的艺术手法。赋主要是直接铺陈叙述的方式,如“淡烟酿朝冥,细雨含秋姿”、“独立更延伫,怅望迟所思”。比主要是通过比较、衬托等方式,突出事物的特点,如“丽容本绝代,被服何陆离”。此外,此诗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段虚写诗人与友人的相会;后两段实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