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
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
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
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
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
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
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
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
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
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
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
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
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
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
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
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
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
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
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元旦日蚀

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

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

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

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

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

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

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

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

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

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

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

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

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

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

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

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

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

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

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公元1176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正月晦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日蚀时所作。全诗共八句,以“元旦日蚀”为主题,通过描写日蚀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之情。

首联“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开篇便描绘了日蚀的场景,白日失去了光芒,显得暗淡无光;月亮则显得格外明亮,如同众阳之首、四季之初。这两句既描绘了日蚀的奇特现象,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颔联“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接着描述了人们因为这次日蚀而感到惊讶和恐慌的情景。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对日蚀这一现象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日蚀的恐惧和不理解。

颈联“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则转向历史,提到了古代帝王对于天文现象的关注和研究。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智慧和远见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担忧和不满。

尾联“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展望。这里提到了宋朝的一位官员宋公,他的一句话使得荧惑星避开了月球,避免了与月亮的相撞。这两句不仅赞扬了宋公的智慧和勇敢,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写日蚀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帝王的智慧和远见。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景象,也有社会现象的反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宏大的历史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