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桑树五丈馀,童童结成羽葆车。下有大耳奇男儿,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左龙右凤西南飞,来衔桑土补旧居。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
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描绘了一个勤劳的桑农形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下面是诗句的逐一释义和赏析:

舍东桑(舍,即家)
东篱桑树五丈馀,童童结成羽葆车。下有大耳奇男儿,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注释:在东面的小篱笆旁有一棵五丈多高的桑树,结出了一串串桑叶,像是一辆用桑叶编织成的车子。树下有一个耳朵很大的男子,他的志向很大,喜欢击剑骑马,同时也喜欢读书。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接着通过“耳大志亦大”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展现了他勤奋努力的精神风貌。

左龙右凤西南飞,来衔桑土补旧居。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
注释:左边的龙右边的凤在天空中飞翔,它们来到桑树上衔着土,准备修补旧房。桑树上长满了叶子,桑叶里藏着火把。
赏析:这里的“左龙右凤西南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天空中的龙凤飞舞的情景,也暗示了主人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接下来的“来衔桑土补旧居”则展现了主人公勤劳的一面,他用桑土修补房子,体现了他对家园的关爱和责任。而“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两句则描绘了桑树生长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传递。

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
注释:桑叶变成了文章,但桑火却照亮不了中原大地。
赏析:这里的“桑叶成文章”意味着桑叶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下来做成美味的食物。同时,它也象征着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价值。而“桑火不照中原土”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壮,尽管主人公的努力和付出无法改变现实,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展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一个勤劳的桑农为主人公,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