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春风不踏莎,锦鞯华毂费征歌。
西院缟带邀云集,北里香尘蔽日过。
避马敢争官路壅,典衣终觉子钱多。
蒯缑零落弹何事,漫倚青帘醉叵罗。

春日长安道上

无处春风不踏莎,锦鞯华毂费征歌。

西院缟带邀云集,北里香尘蔽日过。

避马敢争官路壅,典衣终觉子钱多。

蒯缑零落弹何事,漫倚青帘醉叵罗。

注释:

  1. 无处春风不踏莎——没有一个地方春风不践踏着莎草。
  2. 锦鞯(jiān)华毂(gǔ):精美的车饰和华丽的车轴。
  3. 缟带:白色丝织品的腰带或头巾。
  4. 北里:指妓院。
  5. 典衣:典当衣物。
  6. 蒯缑(kuǎn gōu):古时的一种乐器。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春天长安道上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春天的长安城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繁华的街头巷尾。
    首句“无处春风不踏莎”,以春风为线索,将春天的气息融入诗句中,形象地描绘出春风在长安道上无处不在的情景。诗人用“踏莎”来形容春风的温柔和柔和,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锦鞯华毂费征歌”,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长安道上的繁华景象。诗人用“锦鞯华毂”来形容车辆的华丽,用“费征歌”来形容行人的欢声笑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热闹。
    第三句“西院缟带邀云集”,则转向描写西院的景象。诗人用“缟带”形容女子的打扮,用“邀云集”形容女子的风采,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女性的魅力。
    第四句“北里香尘蔽日过”,则转向描写北里的场景。诗人用“香尘”形容女子的香气,用“蔽日过”来形容女子的身影,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女性的娇媚。
    第五、六句“避马敢争官路壅,典衣终觉子钱多”,则转向描写人物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一方面,有的人为了逃避官场的纷争,不惜与马争路;另一方面,有的人却因为典当衣服而感到财富的空虚。
    最后一句“蒯缑零落弹何事,漫倚青帘醉叵罗”,则转而描写人物的生活情趣。诗人用“蒯缑”(一种乐器)来形容音乐的悠扬,用“醉叵罗”来形容酒的浓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长安道上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的表达,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诗歌中的细腻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