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谁复问长安,九陌花光梦里看。
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
风流异代仍归晋,月旦何心冀识韩。
清誉几人终惠好,楚江回首溯鸡坛。

【解析】

本诗为诗人罢官后归乡途中所作,是一首怀古诗。首联“蹉跎谁复问长安”一句,写对长安的怀念之情和时光流逝之叹。颔联“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以历史典故抒发了对朝政黑暗的不满。“史宬”是古代收藏国史档案的地方。“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句中用“自宽”与“多阙”作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颈联“风流异代仍归晋,月旦何心冀识韩”,化用《世说新语》典事“王右军(羲之)在君侧,闻举声色,御厨尽盐柱,以箸插取之,既不得食”。此联写诗人虽身在异代,但志向不移,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司马相如、司马迁那样名垂青史。尾联“清誉几人终惠好,楚江回首溯鸡坛”,诗人感叹自己的名声虽然很好,但终究不能被世人所了解。“楚江”即长江,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答案】

秣陵秋况

蹉跎谁复问长安,九陌花光梦里看

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

风流异代仍归晋,月旦何心冀识韩

清誉几人终惠好,楚江回首溯鸡坛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联即景抒情,感慨时光流逝,对京城的眷恋之情;颔联借典抒怀,对朝政的失望;颈联抒发了诗人虽身在异代,但志向不移,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司马相如、司马迁那样名垂青史的豪情壮志;尾联合情抒情,感叹自己的名声虽然很好,但终究不能被世人所了解。

全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宏阔,风格雄健刚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