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碎影江如靛,隔断相思一半。昨夜曾题纨扇,镜里莲如面。
无边春草江南怨,好梦被谁偷换。柳外老莺啼遍,报道看花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桃花碎影江如靛,隔断相思一半”这两句诗的妙处。解答时,先指出诗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然后具体分析诗人是怎样通过这幅图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此句写的是“桃源忆故人”舟次瓜步怀徐姬石莲时所看到的景色,其中“桃花碎影江如靛”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水和桃花的倒影比喻成“靛”(青黑色)的颜色,写出了春水碧波荡漾、桃花盛开的景象,为下文写诗人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隔断相思一半”一句则点出了诗人思念的对象,“相思”即指“徐姬”,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造成的惆怅心情。

【答案】

译文:桃花映衬着江面如同深青的青色,仿佛隔开了我与徐姬之间的相思之情。昨日曾题词于纨扇之上,镜中的她像莲花一样美丽。江南到处都在怨叹春天的到来,美好的梦境却被谁偷走?柳外老莺啼叫,好像在报告着看花的时间已经晚了。

赏析:

第一句“桃花碎影江如靛”,以“桃源忆故人”舟次瓜步怀徐姬石莲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桃花盛开的江南水乡图。诗人用“桃花”喻指“江面”,以“碎影”状写江面的波光粼粼,用“江如靛”来形容“桃花”的颜色,色彩对比强烈而鲜明,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幽雅的环境。第二句“隔断相思一半”,“相思”即指徐姬,诗人因思念而造成的惆怅心情跃然纸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尽管身处江南美景之中,却因为思念而不能真正领略它的美。

第三句“昨夜曾题纨扇”,以回忆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故人之思。在古代诗词中,纨扇往往象征着爱情,因此这里的“纨扇”也暗含着诗人与徐姬之间的感情纠葛。第四句“镜里莲如面”,诗人以镜子为媒介,展现了自己对徐姬的美好形象的回忆。“镜里”一词不仅强调了诗人对徐姬的形象记忆犹新,还体现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最后一句“无边春草江南怨,好梦被谁偷换”,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徐姬的怀念之情。“无边春草”形容了江南地区的广阔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好梦被谁偷换”则是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达了他对美好梦境被破坏的无奈和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