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日寻芳入,蓬山几洞春。
傍林花作友,倚树月随人。
松石寒相映,冰霜晚见亲。
湖山虽胜事,不断冶游尘。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同宫允兄官棠山中寻梅,
容日寻芳入,蓬山几洞春。
傍林花作友,倚树月随人。
松石寒相映,冰霜晚见亲。
湖山虽胜事,不断冶游尘。
译文:
我与同僚兄长一同到棠山中寻找梅花,
阳光明媚地寻找着美好的芬芳,仿佛进入了蓬山仙境。
树木旁边花朵如同好友一般相伴,树枝上明亮的月光似乎随着人的移动而变化。
寒冷的松树和石头在冬日互相映衬,夜晚的霜冻更显得亲近温暖。
虽然湖光山色是美丽的景色,但不断的游玩却让人忘却了本心。
注释:
- “同宫允兄” - 这里指的是同僚或朋友,可能是宫廷中的官员。
- “官棠山中寻梅” - 在棠山中寻找梅花,可能意味着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寻找春天的象征。
- “容日寻芳入” - 在日光明媚的日子里寻找美好的东西。
- “蓬山几洞春” - 蓬山有许多洞,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
- “傍林花作友” - 周围的花朵就像好伙伴一样。
- “倚树月随人” - 靠在树上,月亮也跟着人走。这描述了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感受。
- “松石寒相映” - 寒冷的松树和石头相互映衬。
- “冰霜晚见亲” - 夜晚的霜冻给人带来亲切的感觉。
- “湖山虽胜事” - 虽然湖光山色是美丽的景色。
- “不断冶游尘” - 尽管有这样美好的景色,但是人们不断的游玩却让人忘记了自己的本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寻梅之旅的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繁忙生活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愿望。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花朵、月光、松树和石头,以及寒冷和温暖的对比,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