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城边列旗鼓,重瞳拔山气如虎。手提老翁坐高俎,汉王嫚语项王怒,俎上老翁心独苦。
心独苦,儿不闻,儿言但索杯中羹。儿自生,翁自死。
三军缟素为何人,幸有君臣无父子。君不见当日阴山沙碛中,胡儿鸣镝亲射翁。
诗句翻译:
- 广武城边列旗帜,重瞳拔山气如虎;
- 手握老翁坐高座,汉王无礼项王怒;
- 心独苦,不知道,儿言只索杯羹。
译文:
- 在广武城边陈列着旗帜,他的眼睛像老虎一样威猛;
- 他手持一个老人坐在高台上,汉王对他无礼项王感到愤怒;
- 他的内心独自承受痛苦,不知道是儿子还是孙子的错。
关键词解释:
- “重瞳”:指项羽拥有的双眼睛,象征其独特的英勇和力量。
- “拔山气如虎”:形容项羽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撼动山岳,如同猛虎。
- “汉王”与“项王”:分别指的是刘邦和项羽,这两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争霸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
- “俎上翁”:比喻受到压迫和无助的老人。
- “汉王嫚语”:“汉王”即刘邦,他在与项羽对峙的过程中,态度傲慢,言语轻慢。
- “心独苦”:表示老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他不知道是自己的选择导致了这种困境。
- “儿不言”:暗示老人的儿子(或孙子)没有察觉到老人的困境,只是一味要求食物。
- “但索杯中羹”:意味着老人只能得到一杯羹汤,这进一步强调了老人的处境艰难,生活困苦。
- “无父子”:表明老人没有后代,只剩下孤独一人。
- “阴山沙碛”:指的是古代北方的沙漠地区,这里可能是老人被囚禁的地方。
- “胡儿鸣镝亲射翁”:可能是指匈奴或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人对老人进行攻击。这里的“胡儿”指的是北方民族的子孙,而“鸣镝”是一种短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历史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争和权力斗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对那个时代人民遭受的非人待遇的同情和悲悯。诗中的老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的遭遇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公和残酷。整首诗歌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引发读者对于历史、人性以及社会正义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