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视我画虎图,邀我为作《画虎行》。我生城郭不识虎,向来浪说真无凭。
自从谪居傍夷落,时惊夜啸风生壑。似闻行旅遭搏食,往往白骨撑丛薄。
朝来击鼓驱猎徒,於菟中箭人欢呼。儿童奔走我亦俱,近前谛视摩其须。
初观据地疑未死,金睛荧荧吻血紫。却归更与展图看,意态狰狞宛相似。
画手尔何人?谁遣为此笔?丹青浅事何足问,物理试思堪太息。
我闻太平世,野兽恒避人。吁嗟猛虎今为群,渡河无复逢刘昆。
黄公赤刀伥鬼窃,裴旻李广俱澌灭。书生徒手无寸铁,对面空令双眦裂。
还君画,为君歌,道上虎迹今转多。

【注释】

画虎:即《画虎行》,是一首咏史诗。

山人:指诗人自比为山野之人,不事权贵。

《画虎行》:指《画虎行》一诗。

城郭:城市和乡村。

浪说:无根据地乱说。

谪居:贬官家居。

夷落:山谷、村落。

搏食:被猎取。

於菟(yútú):老虎的别名。

摩其须:用手抚摸老虎的胡须。

据地疑未死:倒在地上怀疑它没有死。

金睛:眼睛发亮如金子一样。

试思堪太息:仔细一想令人叹息不已。

太平世:安定的时代或和平的社会。

猛虎今为群:现在的老虎已经没有了威猛之状,变成了一种群兽的头领。

刘昆:汉初刘邦时,曾被封为淮阴侯,后徙封吴国。

黄公赤刀:传说中一个善于使用红色刀刃的巫师。

裴旻:唐朝画家,善画马。

书生:读书人。

双眦裂: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

还君画:把画还给诗人。

为君歌:为诗人歌唱。

道上虎迹今转多:路上的老虎足迹比以前更多了。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生活颇为艰难。此诗是他与友人一起在白宅观赏一幅虎画,并有感而作。诗人借画虎抒发胸中抑郁不平之情,同时也对唐王朝政治腐败表示不满。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民歌风味。

首联写诗人请画者为他画《画虎行》。“我生城郭不识虎”,表明自己虽然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从不知虎的存在,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黑暗的强烈不满;“向来浪说真无凭”,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对于这些荒诞说法的不屑一顾的态度。

颔联写自从作者被罢官后便经常听到一些关于老虎的传闻。这些传闻大多都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但是作者却对这些传闻信以为真。

颈联写自从作者被罢官后,常常听到一些关于老虎的传言,这些传言大都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每当听到这些传说的时候,作者都会感到无比的恐惧和不安。

尾联写自从作者被罢官后,常常听到一些关于老虎的传言。这些传言大都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每当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作者都会感到无比的恐惧和不安。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无法真正了解真实的情况,只能通过一些荒谬的传言来判断事物。

这首诗以咏虎起兴,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生动,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