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花柳少年游,今日重来未白头。
流水三桥通旧宅,夕阳双塔对高楼。
姓名已入山公启,诗句应须水部留。
十载尘冠看拂拭,清风不愧柏台秋。

送蒋一宁

长安花柳少年游,今日重来未白头。

流水三桥通旧宅,夕阳双塔对高楼。

姓名已入山公启,诗句应须水部留。

十载尘冠看拂拭,清风不愧柏台秋。

注释

  • 长安:唐朝的首都,现在的陕西西安。
  • 花柳:指春天的花朵和柳树,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今日:表示今天,当前的意思。
  • 未白头:还没有变老,意指年轻或尚未到达某个年龄阶段。
  • 流水三桥通旧宅:用比喻的方式形容诗人曾经游览的地方,现在虽然人已经不在,但仍然能通过流水感受到当年的游历。
  • 夕阳双塔对高楼:描述夕阳下,两座高塔与高楼相互映衬的景象。
  • 山公启:指山涛(字洪波),晋朝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任司空、尚书令等职。这里的“山公”可能是对山涛的尊称。
  • 水部留:即水部郎中,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任职于水部郎中的时期。
  • 十载尘冠:指十年的官场生涯,尘埃般的官帽,意指多年的官场经历。
  • 柏台秋:柏台是古代的御史台,秋天时草木凋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氛围。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御史台中度过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蒋一宁的深情厚谊。首句“长安花柳少年游”,描绘了长安春日里繁华的花柳景致,暗示着友人曾在此地留下美好的回忆。次句“今日重来未白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虽已年华逝去但仍保持青春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怀旧之情。第三句“流水三桥通旧宅”,通过水流声和旧宅的意象,传递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留恋。接下来的“夕阳双塔对高楼”,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夕阳下,高楼与双塔相映成趣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五、六两句“姓名已入山公启,诗句应须水部留”,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最后两句“十载尘冠看拂拭,清风不愧柏台秋”,则以十年官场生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清正廉洁、不畏权势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又传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