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约游山久未谐,山灵应笑事多乖。
白云明月徒清典,短屐轻舆负好怀。
遥忆金尊双舞剑,谁提铁笔一镵崖。
刘郎更与桃花约,三月春风正自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屡约游山久未谐,山灵应笑事多乖。
    【注释】“屡约”意为屡次相约,“游山”指游览山水,“久未谐”表示约定多次但尚未实现,“山灵”指的是山的灵魂或山神,“应笑事多乖”则表示山神会嘲笑这些因故未能成行的事情。

  2. 白云明月徒清典,短屐轻舆负好怀。
    【注释】“白云明月”通常用来表达高远、清新的景象,“徒清典”意指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实际行动,“短屐轻舆”则形容旅行时穿的是轻便的鞋子和车,“负好怀”表示背负着美好的期望或心情。

  3. 遥忆金尊双舞剑,谁提铁笔一镵崖。
    【注释】“金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常用于盛酒,“双舞剑”可能指的是用剑进行舞蹈,或者是指两人共饮美酒,“谁提铁笔一镵崖”则是指有人提起铁笔在悬崖上刻画。

  4. 刘郎更与桃花约,三月春风正自佳。
    【注释】“刘郎”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刘晨和阮肇,他们在桃林中迷路后得到了仙人的指引而得救,“更与桃花约”意味着再次与桃花有约,“三月春风正自佳”则是说春天的风特别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种种不如意的感慨。诗中的“白云明月”和“短屐轻舆”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文人的雅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诗中的“山灵应笑事多乖”一句,更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淡然处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