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东山顶,酹酒问谢公。公有调马路,我有下马松。
公有白云明月两窈窕,我有蒙川醉石双𤫩珑。
公当偏霸坐江左,我当全盛从飞龙。我生伊洛后,不敢恣情声伎颓彝风。
我无边徼寄,未试淮淝一捣符秦空。公之能事我若不可及,公之风流我亦不苟从。
东山名同地隔数千里,我言曾入公之耳。青天望断一蜚鸿,章江滔滔自流水。

【注释】

登:登上。东山:即谢安石,字安石,东晋名相。谢安石在东山隐居时,谢玄曾登门向他请教军事问题,并请他为朝廷出谋划策。酹酒问谢公:把酒洒在地上,向谢安石求教。酹,洒。调马,指用马鞭指挥军队。下马松:指下马岭上的古松。下马岭,在今江西上饶县西南。蒙川醉石双𤫩珑:蒙川,指蒙山。醉石,指醉翁亭旁的巨石。𤫩(lǎn),通“烂”。𤫩珑,大石头。偏霸:独霸一方。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全盛,鼎盛时期。飞龙,指三国时的诸葛亮。声伎颓彝风:沉溺于歌舞、琴瑟之中,败坏了礼义之风。声伎,歌舞音乐等娱乐。颓,颓废、放荡。寄:寄托。淮淝,指淮河和淝水。一捣符秦空:一挥而就,消灭敌人于无形。捣,击打。符,兵符。秦空,使秦国空虚无力。

我能从你那里学习到什么?我生后伊洛之变不久,不敢恣情任性放纵声色,追求享乐。我无法将我的志向寄托在边远之地,未经过实战检验,也从未尝试过以武力平定叛乱的方略。你那能事我是比不上的,你的风范也不随便模仿。我和你相隔几千里,但我却曾经听到过你的言论。青天之上,望断一只鸿雁,滔滔的章江水流不停息。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古人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抱负。

首联“我登东山顶,酹酒问谢公。”写诗人登上东山,向谢安石敬酒问计的情景。东山是谢安石隐居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向谢安石求教军事问题,可见诗人对谢安石的崇敬之情。

颔联“公有调马路,我有下马松。”写诗人对谢安石高才的赞赏。谢安石善于用马鞭指挥军队,诗人则喜欢在山间漫步;谢安石的住所旁有一棵松树,诗人也有自己喜爱的下马岭上的古松。这里既赞美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也表达了自己对谢安石的高超才能的羡慕之情。

颈联“公有白云明月两窈窕,我有蒙川醉石双𤫩珑。”写诗人对谢安石所处环境的喜爱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谢安石所处的环境中有白云明月相伴,诗人则喜欢在蒙山欣赏醉石美景。这里的“窈窕”形容景色优美,“𤫩珑”形容山峰奇特险峻。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公当偏霸坐江左,我当全盛从飞龙。”写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以及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谢安石曾经独霸江左地区,诗人则相信自己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全盛时期辅佐明君。这里的“偏霸”指的是独霸一方,“全盛”则是指事业达到顶峰。通过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我生伊洛后,不敢恣情声伎颓彝风。”写诗人对自己行为的限制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坚守。伊洛,指洛阳一带,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暗示诗人出生在洛阳之后,不敢放纵自己追求声色享受,败坏文化传统之风。这里的“彝风”,是指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限制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