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骑羊过梅岭,行到章江趁客船。
五羊散放不复顾,累累目石纵横眠。
太守叱之俱起立,烂煮大燕真儒仙。
五仙归来寻旧物,期以小待三千年。

【注释】

五羊:指广州(古称番禺),因广州有五仙骑羊传说。五仙:相传汉时,南海太守孟佗到任时,曾见五色羊在梅岭上,遂建五仙祠,后五色羊化作仙人骑羊而去,成为广州的神话。章江:即珠江,流经广州市区。章江船:即渡船,泛指船只。散放不复顾:意谓五仙骑羊不再回头。累累:堆积的样子。目石:眼睛形状像石头一样,这里指岩石。纵横眠:形容五仙所卧的岩石多且密。太守:指刺史或县令。叱:喝。俱起立:一起站起来。烂煮大燕:形容用火煮熟的大雁。真儒仙:真正的儒者仙人。期以小待三千年:意思是盼望着有一天能与五仙重逢,并等待三千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之作。作者通过描写五仙骑羊过梅岭、章江乘船、散放不回、目石纵横眠、太守叱之起立、烹雁为食等故事,赞美了五仙骑羊过岭的神奇和五仙归来寻旧物的故事。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五仙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四句(首二句)为第一层次,写五仙过岭的情景。第二层两句为第二层次,写五仙骑羊过岭后的情景。第三层四句为第三层次,写五仙归来寻旧物的经过。

“五羊”指广州(今广东广州市)。“五仙”,传说中有五位骑着五色羊的神仙骑羊过岭,故称。“骑羊过梅岭”是传说中的五仙骑羊过岭南下的故事,是诗人借以歌颂五仙不畏艰险的精神。“行到章江趁客船”写五仙到了章江边,乘船顺流而下。“章江”即长江,发源于贵州高原,流经贵州、湖南、江西三省。“趁客船”是说五仙乘船顺流而下。“五羊散放不复顾”是说五仙骑着五色羊飞向高空而不再回头。“五仙散放不复顾”一句是说五仙骑的是一只羊。“不复顾”是说五仙已经飞升成仙了,再也不会回头了。“累累目石纵横眠”,是说五仙所卧的岩石堆积如山,纵横交错,十分壮观。“太守叱之俱起立”,是说太守看到五仙所卧的岩石堆积如山,纵横交错,十分壮观,便喝令五仙起身。“烂煮大燕真儒仙”,是说五仙被太守喝令起身后,便用火将雁肉煮熟,吃得很香,很美味。“真儒仙”是赞扬五仙像儒者一样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

第二层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五仙骑羊过岭后的情景。“五仙归来寻旧物”,是说五仙骑羊回来后寻找旧日的伙伴们。“期以小待三千年”是说他们约定要等到三百年后才能相聚。这两句是说五仙骑羊过岭南下行之后,便去寻找昔日的同伴们了。“期以小待三千年”是说他们约定要等到三百年后才能相聚。这两句是说五仙骑羊过岭南下行之后,便去寻找昔日的同伴们了。“期以小待三千年”这句诗是说他们约定要等到三百年后才能相聚。这两句是说五仙骑羊过岭南下行之后,便去寻找昔日的同伴们了。

第三层四句为第三层次,写五仙归来寻旧物的过程。“五仙归来寻旧物”,是说五仙骑羊回来后寻找过去的伙伴们。“期以小待三千年”,是说他们约定要等到三百年后才能相聚。这两句是说五仙骑羊过岭南下行之后,便去寻找昔日的同伴们了。“期以小待三千年”这句诗是说他们约定要等到三百年后才能相聚。这两句是说五仙骑羊过岭南下行之后,便去寻找昔日的同伴们了。“期以小待三千年”这句诗是说他们约定要等到三百年后才能相聚。这两句是说五仙骑羊过岭南下行之后,便去寻找昔日的同伴们了。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热爱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最后水到渠成,使读者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世界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