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
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
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
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

【注释】

十年:十年的苦战。荼毒:这里比喻战争。悲闽徼:悲叹闽地遭受战祸。壬戌:即壬申,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扬旌:指军队出发时扬起军旗。岊水:指福建的水边,这里泛指闽地。剧垒:指战争留下的创伤之地。剑倚秋风平:倚靠在宝剑上,表示自己为国御敌的决心。秋风:比喻清冷的政治环境。剧垒:指战争的创伤之地。帆悬:指船只悬挂在海上。涨海聚新夷:聚集了新的夷族国家。中流击楫:出自《后汉书·祖逖传》的故事,意为在黄河中流击掌而誓要收复中原。报国志酬民恨雪:报答国家的志向可以洗刷人民的仇恨。艰虞:担心忧虑。此意:指自己的志向和想法。更谁:还有谁能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抗金报国思想之情的七律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以及对抗击侵略者的必胜信心。全诗语言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

首联“十年荼毒悲闽徼,壬戌扬旌岊水湄。”诗人回顾了过去的十年抗战,描述了闽疆地区饱受战争的痛苦。这里的茶毒是指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悲闽徼则进一步强调了闽疆地区所受的战争破坏之严重。壬戍是天启六年,这一年正是诗人开始抗金的一年。扬旗则是军队出征的象征,岊水是闽地的别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为国御敌的决心。

颔联“剑倚秋风平剧垒,帆悬涨海聚新夷。”诗人用剑倚靠在宝剑上的形象来形容自己为国御敌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国牺牲的决心。秋风吹拂着战争的创伤之地,象征着和平的到来。帆悬指的是船只悬挂在海上,寓意着集结的力量。涨海聚新夷则意味着新的民族国家正在崛起。这里的新夷指的是被侵略者占领的国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决心。

颈联“翻思往日同盟地,何似中流击楫时!”诗人回想起过去的合作与对抗,对比现在的抗争。昔日的盟友如今已不复存在,只有中流击楫时的誓言仍在耳边回响。这里的同盟地是指过去的合作与对抗,中流击楫则来自《后汉书·祖逖传》,表示要在黄河中流击掌而誓要收复中原的决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报国志酬民恨雪,艰虞此意更谁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报国志向可以洗刷民众的仇恨,但是也有人对此感到担忧和不安。这里的艰虞意指担忧和不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外界的不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过去的战争、现在的斗争以及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的信念。它激励人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努力斗争,也提醒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